高温天气下,心血管病高发

学会心肺复苏 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社会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40715_6fdb8f1c323e569c5d3f8b0512f565ff.jpg


  7月5日,山西晚报报道了在太原新建路南沙河桥附近,一位老人突然倒地,众多热心人跪地接力实施心肺复苏术来挽救生命的故事。7月6日,山西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大夫秦珍珍在带娃外出玩耍时,同样用心肺复苏术救治了一名男子……
  高温天气下,心血管病高发,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就有可能为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那么,有多少人会使用心肺复苏术呢?如果没有专业医护在身边,家人或朋友突发心脏骤停,应该怎么做呢……就这些问题,山西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听到呼救声 她立马冲了过去
  “我是听见有人在喊,问有没有医生,我就赶紧过去了。”山西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大夫秦珍珍说。7月6日,她正带着孩子在一处室外游乐场玩耍,听到有人呼救后,她匆忙跟孩子说了句“不要乱跑”,就赶紧跑到了伤者面前。
  “伤者大概30多岁,当时是面朝下倒地的,被翻转过来后能看到口鼻处有明显的血沫样。”秦珍珍回忆道。因为伤者当时已经没有意识,脉搏、呼吸很微弱,秦珍珍在简单评估后立马就开始为他施行心肺复苏术,并询问周围众人有没有打120。
  因为一直找不到伤者的家属,秦珍珍无法了解伤者本人有哪些过往病史,再加上并没有亲眼见到伤者的倒地过程,她只能一边按压,一边等待120急救车的到来。“我不记得自己做了几组,当时只想着要救人。”她说。在这个过程中,也曾有一名女子接力为伤者施行心肺复苏术,但她的力度稍有欠缺,所以秦珍珍在体力稍微缓和后,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按压。
  很快,120急救人员赶到了现场,秦珍珍这才把救人的工作“移交出去”,也才顾得上去找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他被送到了哪家医院,但我希望他一切都好。”秦珍珍说。
  “不专业也能救人吗”是很多人的疑惑
  在听秦珍珍讲述整件事情的经过时,山西晚报记者不禁产生疑惑:如果当时她不在现场,现场只有一个对心肺复苏术“会而不精”的人,那么,这个伤者是否能得到及时救治?如果你是这个“会而不精”的人,你会出手吗?
  带着这个问题,山西晚报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省城市民。
  市民张女士几年前在急救中心学过一次心肺复苏术,当时现场的医生表示她的力度和频率都差一些。“这几年也没有实操过,如果我用这样‘不专业’的方法去救人,那不是害人吗?所以我不会出手。”她说。
  “如果现场实在没有医生,我可能会出手,毕竟人命大过天。”同样是学习过心肺复苏术的大学生小李说。在他看来,需要使用心肺复苏术的人,大多是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这样的病情不能耽误,说不定我对他进行了按压,就能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那我为什么不做呢?”他说,“而且,就算我的手法不专业,在我按压的过程中,也能等专业医护来救治呀!”
  市民何先生则表示,在他看来,“术业有专攻”,半吊子的急救手法可能不仅救不了人,还会进一步加重被救助者的病情,“万一真有点儿什么,自己会不会内疚?人家的家属会不会找麻烦?”
  “听说过心肺复苏把肋骨压断的情况,所以不敢出手。”“不想惹麻烦。”“会的人应该不少,轮不到我吧?”……采访中,虽然大家对“要不要出手”各有各的看法,但在说到心肺复苏术的普及时,大家都赞成“大力推广”。
  “做总比不做强”能提高生存率
  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日常工作中,医生孔瑜经常面对生死时速的考验。就在接受采访的当天上午,她和同事们就完成了一场急救。
  “患者当时是在门诊等着看病,突然就倒下了,我们的护士就立马呼救。”孔瑜说,当她到达现场,发现患者已经口唇青紫,呼吸微弱,于是立刻开始施行心肺复苏术,就连患者被抬上轮床、向急诊室转移时,她也一直没有停止按压。她深知,在紧急情况下,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对于老百姓来说,碰到有人倒地,没有呼吸和意识的情况,第一时间要有做心肺复苏的意识。先不考虑做得如何,做了肯定比没做强。”孔瑜质朴而深刻的话语,揭示了急救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尤其是当普通民众遇到有人突然倒地、失去呼吸和意识时,正确的急救意识和行动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孔瑜介绍,心肺复苏术可以说是针对心搏骤停的“第一救命术”,也是所有急救人员的必备技能。那对普通人来说,该怎么判断救助者是否需要或者是否能够施行心肺复苏术呢?对此,孔瑜表示,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且对呼唤和轻拍无反应时,观察其胸部无起伏,即可初步判断为心脏骤停,特别是运动过程中突然倒地的情况,此时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程序。“尤其是运动中突然倒地的,上去按就完了。”她说道。
  心肺复苏术 抓紧黄金4分钟
  孔瑜介绍,心搏骤停是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之一。有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相当于每分钟就有一人因心脏骤停而死亡。而在医学界,心搏骤停后的4分钟被称为急救“黄金4分钟”。
  “一旦发现心搏骤停者,我们必须抓住黄金4分钟的抢救时间,争分夺秒,采取现场心肺复苏,才有可能挽救心搏骤停者的生命!”孔瑜表示,“夏天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更要引起重视。”只有通过快速识别、果断施救,才可以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生存机会。
  数据表明,心肺复苏有“黄金4分钟”原则,如果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救活率可达50%;超过这一黄金救援时间,被救活的希望就比较渺茫。每延迟1分钟,抢救的概率会下降7%-10%。
  随后,孔瑜又详细阐述了心肺复苏时的关键步骤: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在施救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在现场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有呼吸,如果没有就立即拨打120,并且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将被救者仰卧平放,头颈躯干处于同一平面上,救助者上身前倾,胳膊伸直,保证按压力量垂直于胸骨。按压位置位于被救者的两乳头连线中点或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确保按压深度至少为5-6厘米,同时保持每分钟100120次的按压速率。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配合人工呼吸进行,但需注意按压与呼吸的比例。
  “救命神器”AED今年救了多人
  “我们偶尔也会接到经过AED救治后被送来的患者。”在说到现代“救命神器”AED时,孔瑜这样说道。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众急救意识的提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逐渐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山西省红十字会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将AED配置列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全力推进AED在全省范围内的普及。
  “AED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医疗设备,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心跳骤停的患者提供及时的电击除颤,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山西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投放3900余台AED,主要配置在交通枢纽、学校、社区、街道、便民服务等人流密集场所。同时,山西省红十字会还为AED配置点开展3500余期相关培训,培训人数达17万余人次,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施救16例心搏骤停患者。其中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成效逐渐凸显,成功施救6例心搏骤停患者。
  AED的迅速介入可以极大地缩短从发病到接受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口,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生存机会。“由于AED的普及,目前被AED救治后再送医院的情况比原来多了。”孔瑜坦言,AED的使用相对简单,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也能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操作。但从她了解的情况看,大众对AED的使用都有一个担忧:对AED培训没有一个类似“考试”的过程,也就无法保证在每个设立点能有人准确使用。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宣传和培训,让更多人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孔瑜说。每年省人民医院都会常态举行急救培训,将急救知识送进校园、社区、火车站、商场等各个角落,力求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成为潜在的“生命守护者”。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