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太谷区范村镇闫村
熊蜂上岗授粉 西红柿质优价更高
晋中市太谷区范村镇闫村
熊蜂上岗授粉 西红柿质优价更高
闫村设施蔬菜大棚内,蔬菜长势喜人。
近日,走进晋中市太谷区范村镇闫村设施蔬菜产业园无土栽培日光温室,西红柿已进入开花坐果期。以往这个时节,是菜农最忙碌的时候,他们需要人工为西红柿授粉。今年,在闫村,许多西红柿大棚内已不见菜农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只只可爱的熊蜂。
近年来,太谷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种植方式、引进优良品种、推广运用先进种植技术等方法,不断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设施化、智慧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范村镇闫村每年有12万吨蔬菜从地头走向全国各地市民的餐桌,闫村也名副其实地发展成为太谷区设施蔬菜发展的排头兵。
“熊蜂授粉”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授粉技术。熊蜂体型大,飞行能力强,浑身长满了绒毛,喜采集花粉。西红柿开花后,在熊蜂环绕飞行的过程中,实现“振动授粉”,是一种自然的授粉方式。“熊蜂授粉”以后,不会产生激素中毒,不会出现畸形果,果实非常均匀,而且还省工省钱。设施蔬菜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以前人工授粉需要3000元左右的工钱,现在一亩地用一箱熊蜂授粉足够,工钱省了一半以上。因此,“熊蜂授粉”备受当地农民青睐。
闫村的日光温室起步较早,是太谷区发展设施蔬菜最早的村庄之一。闫村有2000多人,以日光温室、拱棚为主导产业,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户数占总户数70%。全村现在共有日光温室400个,种植面积1000亩;拱棚450个,种植面积1000亩,基本达到了户均一棚、人均一亩的规模。
闫村一名西红柿种植户介绍,闫村的西红柿整齐度高、用药少、品质好,自然销路也不愁。而且闫村的西红柿种植正好有时间差,全国同时段的西红柿比较少,每到成熟时节,广州、深圳、上海、厦门等地的蔬菜收购商,以及包括永辉等大型超市的蔬菜收购商都会过来。收购商多,为了拿到品质更好的西红柿,还会互相竞拍价格,真正实现了好东西卖出好价格。
在种植模式上,闫村从最初引进单一的冬棚种植,逐步发展到如今的春提早、秋延后和冬棚种植三种模式,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供应的目标。目前,闫村有四个种苗厂、20多名蔬菜经纪人,有建棚、育苗、肥料供应、包装、运输等完整的产业链条。村里的蔬菜批发市场常年驻扎着全国各地的经纪人,源源不断地把新鲜的“闫村蔬菜”在这里分拣、包装、运输、销售。在单棚效益上,闫村的旱垣温室连续三年亩均3万元以上,效益最好的达到亩均5万元以上。
闫村的设施蔬菜产业是太谷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目前,太谷区粮食种植面积达3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7万余亩,年产畜产品30余万吨,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6713元,连续多年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太谷区已经建成了任村乡、范村镇两个万亩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示范片区,形成百亩以上集中连片标准化设施蔬菜园区52个,年蔬菜产量保持在40万吨左右;还有11个集约化育苗中心,年育苗7900万株,已构建起集种苗繁育、生产示范、分选加工、交易物流和休闲采摘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成为全省设施蔬菜生产先进县、省城太原重要的菜篮子。
山西晚报记者 张杨 通讯员 王元龙 范晓嘉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