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三晋第一街”的前世今生
看看“三晋第一街”的前世今生
当前,太原市迎泽大街及部分周边路网的提质改造施工顺利开展,迎泽大街有着“三晋第一街”的美誉,改造工程受到市民广泛关注。5月22日,山西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仍看到不时有市民在迎泽大街上拍照留念。
在太原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初期,太原也进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时期,同时制定了20年的区域建设规划。这个规划对城市街巷不畅、充斥“丁”字东西不贯、南北不通的闭塞格局提出了大胆的旧城改造方案。
1956年前的迎泽大街只是城外的一条土路,在大多数街道只有六七米宽的时候,时任太原市长岳维藩将迎泽大街的建设规划到70米宽,建成后的迎泽大街仅次于当时北京的长安街。
1956年,迎泽大街一期工程从太原城垣承恩门(也称首义门)开始,经迎泽门直至西南城角汾河东坝,也就是如今的五一广场至迎泽大桥。
1957年,迎泽大街建成通车,成为太原市的标志性、交通性、生活性、景观性主干道之一。
迎泽大街依据太原的城墙而建,命名也是袭用了明代太原府城“迎泽门”之名,彼时的“迎泽门”位于今大南门。
此后,“迎泽”也成为太原城建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如迎泽公园、迎泽宾馆、迎泽桥等,还曾成为“迎泽啤酒”“迎泽肥皂”等知名商品的注册商标。
据介绍,现在太原城市建设的整体格局,基本上维持了时任市长岳维藩的思路:东西线以迎泽大街为中轴,南北以汾河为中心。这个规划显然是成功的,也为迎泽大街赢得了“三晋第一街”的称号。
与迎泽大街相交的街巷有26条,如南官坊、新南四条、南宫西路、泽北街等,为了完善迎泽大街的地名标志,太原市民政局在迎泽大街沿线安放了50余个道路指示牌。
“南官坊是此前的旧火车站,附近有法国人建造的住宅,被称为老官坊。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片从建设南路到并州北路的普通居民区,就被称为南官坊。所以,准确地说,南官坊不是一条街,而是一个地区。”太原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相关工作人员说,随着1976年太原火车站建成,此后,迎泽大街二期工程也由五一广场向东延伸到了太原火车站,迎泽大街的二期工程曾命名为迎泽东大街,后来并入了迎泽大街。
自此,迎泽大街成了一条全长10公里,拥有双向14条机动车道以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各两条的道路。
时至今日,迎泽大街经过多次改造,最近的一次大的升级改造是在2007年,2021年,五一广场再次进行改造,当年国庆前夕向市民开放。
迎泽大街始终是太原市最宽的大街,成为太原市的地标之一。
山西晚报记者 杨洲芬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