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印:硬汉将军的铁血柔情
张连印:硬汉将军的铁血柔情
前言
3月11日下午,一个悲伤的消息率先从大同的官方媒体流出:张连印将军去世了。
在山西晚报的会议室里,看到这个消息后,记者愣怔很久,完全难以置信……张连印,山西晚报读者非常熟悉的名字,从2021年山西晚报承办的“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到山西晚报2021年11月号的封面人物,他的名字和事迹一次次出现在我们的报道中。
最近的一次是2023年10月在山西文博会上以张将军为原型的《绿化将军》一书举行读者见面会,将军本人应邀出席,记者再一次对他进行了深度独家专访,并最终以“张连印:硬汉将军的铁血柔情”为题刊登在当年10月23日的山西晚报上。
谁能想到,仅仅是4个半月后,我们和这位令人无比尊敬的受访者便天人永隔,明明当时采访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记者几度被将军的幽默逗笑,又被他的情怀感动落泪。临走时记者还特意问了他的病情,没想到那次见面竟成永诀……
山西晚报谨以此文,缅怀将军英灵,祝他一路走好!
读《绿化将军》前,主人公张连印的名字已经不陌生了。2021年,他获得中宣部“时代楷模”,同年还获得山西晚报推出的“感动山西十大人物”。那一年,关于他的报道铺天盖地;那一年,这位一边抗癌一边战沙的山西籍老将军的故事在华夏大地广为流传。
2023年10月21日上午,《绿化将军》的读者见面会举行前,山西晚报记者对张连印将军进行独家专访。实话说,前一晚翻看这部人物传记时,记者眼眶几度湿润,问题也不断从脑中冒出——
这个4岁父亲去世、6岁母亲改嫁,爷爷奶奶抚养他至十几岁也撒手人间的苦孩子,是怎么缔造从士兵到共和国将军这一神话的?这位2003年一退休就放弃城市安逸生活,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携妻回山西老家左云过植树治沙苦日子的人,到底有没有过苦痛和挣扎?这位十年癌症晚期患者,怎么做到在退休后的20年间克服剧痛种出220多万棵树,他究竟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既然报道已经那么多,记者更想从他身上挖掘点新东西。
敲开酒店房间门,张将军和爱人王老师同时出来迎接,年近八旬的老将军一身迷彩服,一枚党章别在左胸前,他本人看起来比之前媒体发布的照片精瘦不少,皮肤黝黑,多年室外劳作的印迹清晰可见。我向将军自我介绍来自山西晚报,报道过他多次,他沟壑纵横的脸上随即绽放出慈祥的笑意。
随后,他向我郑重介绍老伴儿“她原来是左云一中的老师,叫王秀兰……”语气里充满敬意。我们刚坐定,王老师就往张将军的身后放了一个靠枕。很自然的,这场一对一的采访,变成了一对二,王阿姨的补充、总结,恰好让我们看到一个更生动的张连印。
唱起当年的参军快板撕下标签自定义“普通一兵”
我们的话题是从《绿化将军》的书名说起的,与其说这是书的名字,倒更像是对张连印一生最概括的评价。记者问张将军:“如果让您定义自己的一生,会是什么?”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退休后回到农村,对生我养我的这块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娓娓道来的是他的人生。
1945年1月,张连印出生在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村,至亲在他15岁前相继离开身边、去世。张连印永远都记得,在那些少年孤独、贫困无依的日子里,善良的同村乡亲们给予了他无私的帮助,饥饿时的一碗粥,寒冷时的一件衣,病弱时的一声问候……那些人性最朴素的光辉,照亮了少年生命的底色。从那时起,少年张连印就把家乡情深藏在了心中。1964年,19岁的他,被村干部和公社领导推荐参军。入伍那天,他骑着高头大马,胸戴大红花,全村男女老少敲锣打鼓来送行……
说着说着,张将军好像回想起了过去,竟然给记者说唱起19岁参军时他自编自唱的那段快板书,唱的时候他眼睛里光芒闪烁,仿佛那个爱打篮球、爱说唱的青年人又回来了。
其实,那时的他心中就有了一个清晰的念头,正如他后来常说的那句话:“乡亲们对我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所以张连印日后不管升了多大的官、走了多远的路,他都知道自己的归途必定是家乡。
左云地处毛乌素沙地的边缘地带,风起沙扬。2003年,从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的岗位退休后,他放弃舒适安逸的城市生活,带着老伴儿回到了家乡,立志改善家乡的自然风貌。在书中,曾有一段他退休后决定回乡的片段写得非常煽情,当时其实他的身体就不太好,所以妻子和三个孩子都不同意,他们之间的斗智斗勇显得真情流露,但他们也早知道劝说会无济于事。
什么将军、什么荣誉、什么城市生活,他统统说扔就扔,“其实我这辈子什么都不是,就是吃苦耐劳的普通一兵。党培养了我,我就要永远牢记党的恩情、终身实践对党的承诺!”老将军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并不铿锵,但却真诚有力。
女性至上主义者张连印:“我要感谢老伴儿一辈子”
从当上兵的那一刻起,张连印就已经不属于他自己了,一切听指挥。只是在一件事上,他坚持要自己做主,就是找媳妇。
有意思的是,采访张将军,其实大半时间都在说王秀兰老师,从她的身世到相亲细节,怎么和王老师“一见钟情”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还让王老师给记者背诵了他们写在信上的定情诗,惹得我一直咧嘴笑。原来这个别人眼中的“硬骨头”“铁血男儿”如此浪漫。最由衷的是他那句表态:“反正,我要感谢老伴儿一辈子!”记者笑着问一旁的王老师:“平时将军也说这样的话么?还是因为当着记者的面?”王老师从容回答:“人家平时就经常说呢,说得我都不想听了……”将军也跟着一起笑。
这个感激老伴儿一辈子的人,其实一辈子对老伴儿都是心怀愧疚。按照书里的说法,王老师生三个孩子,张连印都在部队不在身边,三个孩子都生长在农村,后来有了随军条件,他因为怕给组织添麻烦,硬是迟了5年多才团聚,而后刚在部队团聚,他又去炮兵学院上了两年学。
就这样,王老师几乎是一个人拉扯大了三个孩子。1977年,基础很好的老三届高中毕业才女王秀兰,在生完两个孩子后心有不甘地参加了高考,一举高中,但后来为了孩子还是亲手撕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提到这一段,老将军深深自责,“那时候偶尔回家,孩子们都不认识我……”王老师嗔怪着补充,“可不是不认识嘛,一年才最多见一两面,其中有几年他干脆没法回家!外面都羡慕说我嫁了个将军,唉,实际上这辈子跟着他啊……到现在都还在颠沛流离!”
颠沛流离真是不假,从石家庄回乡后,他在荒地上修建起简易房,拿出了自己的退休费和老伴儿的全部积蓄,开渠挖沟,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年复一年,他风餐露宿,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奋斗不止。这位退休老兵,用军人的无畏和不屈,历经长达20年的坚持,共植树220多万株,活成了一个传奇!而8年前,他的儿子也放弃在部队提干的机会回到左云家乡,可以说将军一人的壮举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
2021年10月18日,中宣部授予张连印“时代楷模”称号。颁奖词评价他是“新时代的甘祖昌”“穿军装的杨善洲”,“初心使命的真挚坚守者、‘两山论’的生动践行者”。可拥有了这多荣誉的钢铁硬汉张连印,却甘愿把所有赞誉都送给他背后的女人。
“我出去讲课,在所有场合都说,女同志在家庭的付出是最多的,工作、抚养孩子,还上有老下有小,女同志才是最不容易的!”
“长城的儿子”张连印:“老兵永远心向党”
最后一个问题,记者问老将军:“您这一生,40年军旅生涯、20载植树生涯,到底是在部队指挥千军万马难还是植树治沙难?”
张连印笑了笑:“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选择吧!指挥千军万马固然是锻造我们的钢铁长城;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也是构建我们的绿色长城!我常说自己是长城的儿子,左云是位于长城脚下的,也是革命老区,在这里我就继续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老兵永远心向党!”听完这些话,记者已经情不自禁再湿眼眶。
离开前,记者问将军最近的身体近况,王老师说,其实去年疫情期间不太好,“有时候晚上疼得厉害,开始还扛着不吃止疼药,后来就不行。”最危险的时候辗转北京、海南治疗调理,由于癌细胞骨转移多年,之前的靶向药已经失灵,最近几个月才换了新一代药物,可稍微好转一点就立刻又回到左云……因为他心心念念只有一件事“继续种树,报答党恩。”也许正是这种强大的信念,让他在癌症这个战场也缔造着十年神话!
我想,任何一部传记都不足以写尽他一生故事。请相信,在任何“战场”上,“绿化将军”的传奇都在延续!
山西晚报记者 范璐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