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拍视频博眼球 法律界限在哪里
摆拍视频博眼球 法律界限在哪里
近期,接连不断有热门短视频被曝造假摆拍,引发舆论持续关注。短视频究竟能不能进行摆拍?法律界限在哪里?层出不穷的摆拍乱象,又该如何依法治理?2月27日,山西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秦朗巴黎作业引发摆拍质疑
春节期间,“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引发普遍关注,热度一度攀升。起因是,某千万粉丝博主发视频称,在巴黎一餐厅内,服务员递给她两本遗失在厕所的小学一年级寒假作业,上面写着“××小学一年级八班秦朗”,该博主称要将这两本寒假作业带回国内。
“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等话题迅速登上各平台热搜,并持续发酵。此后,一度有秦朗的亲友现身。有自称秦朗老师的,有自称秦朗舅舅的。其中,“秦朗舅舅”甚至开启直播,吸引网友观看。2月19日,“秦朗舅舅”承认摆拍,其账号被禁,视频下架。同天,当事博主就此事发布视频,称自己从未说过秦朗是西场小学的学生,寒假作业上有写是哪所小学,但因为涉及隐私,只是没有在视频中公布。已经联系上秦朗母亲,事件已经“圆满结束”。在其晒出的自称是与“秦朗妈妈”的微信聊天中,对方称:“没想到这件事情会影响这么大,我们刚回国,一开始我们都不相信以为是段子,没想到是我们家小孩的。”因无学生及家人作证且未透露学校名,该声明并未让网友信服,“摆拍”“蹭流量”等质疑声仍在。此后,有媒体称有关部门正在介入调查。
流量闹剧能演多久
当自媒体成为网络新闻的消息源,其主动发布的所谓“新闻”,带来的流量聚集效应很容易让网红们趋之若鹜。而缺乏核实环节,甚至某种程度上“知假造假”,最终造出了一出出流量闹剧。此前,这类闹剧已不罕见。
2023年12月,“给住院婆婆吃泡面”系列视频引发舆论关注,博主随后主动承认画面系摆拍。当地警方紧接着发布通报称,涉事博主被治安拘留5日,永久关停造谣网络账号。这起案例中,博主让母亲配合摆拍视频,演绎出通过“给住院婆婆吃泡面”来报复坐月子时“婆婆”给自己吃泡面的剧情。博主以儿媳的身份出场,数落着“婆婆”曾经的不是,呈现出一种前有“恶婆婆”后有“恶儿媳”的因果循环。
山西晚报记者调查发现,近两年已发生多起短视频引发热议后,“反转”被曝是摆拍视频的事例。不少网友对此深恶痛绝,“以为是真事,结果浪费感情了”“想要引流也得有底线,至少要说明是摆拍吧”。
山西晚报记者梳理发现,造假摆拍视频多分为以下几类:悲惨遭遇系,之前,有媒体报道自媒体博主“云南波波”拍摄的四川凉山老人小孩的“艰苦生活”系摆拍,且其在镜头前捐3000元,拍摄完成后收回2800元;“正能量”系,河北涿州救援人员向媒体反映,两名男子带着一名老年人在深水区摆拍作秀,还穿着红色救援背心,被发现后对其进行了劝离;陌生人系,去年,一条涉连云港“女子输液被陌生男子拔针扎进水桶”的视频冲上热榜,后经公安机关调查,此事系当事女子孙某某为博人眼球摆拍;制造矛盾系,自媒体人谭某为博取同情、吸引流量,与其前夫共同摆拍家暴视频,并在直播时谎称报警……
此类摆拍视频,情节设计契合公众某种追剧心理,而视频呈现出的内容,也符合公众围观看热闹的心态。
“摆拍”的处理方式已有章可循
目前,法律法规对摆拍行为尚未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与制造谣言、煽动对立、扰乱社会秩序等有关。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散布谣言,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信息;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信息。
山西晚报记者浏览各大视频平台发现,在很多视频情景剧中,视频创作者会在视频中加上“本视频内容纯属虚构”等类似提示。但也有人打起了“擦边球”:有些标注视频为虚构的字体很小,有的甚至和画面颜色混为一体,很难发现并看清。
“视频创作,与其他创作一样,有‘剧本’是很正常的,理论上可以进行摆拍,如生活类、体验类、娱乐类的视频,摆拍大家也能接受。但要注意边界,违法摆拍往往同时满足两个特征:未明确标明视频为虚构、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媒体从业者赵先生认为,摆拍内容合规的界限在于,要么明确标明视频为虚构;要么它就不能直接涉及社会争议话题,把这个领域留给新闻。如果摆拍未明确标明视频为虚构并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它就越过了合法摆拍的边界。
在北京盈科(太原)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勇杰律师看来,“摆拍”合规的边界,在于其内容是否有悖于公序良俗,是否扰乱了公共秩序、妨害了公共安全、侵犯了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妨害了社会管理等。王勇杰表示,造成摆拍乱象的主要原因是摆拍视频往往聚焦于生活痛点或时事热点,能够以较低成本吸引网络流量,逐利性驱使此类视频层出不穷。而短视频平台的合规监管力度不够,相关部门的依法治理工作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他表示,如果此类行为严重扰乱网络秩序的,可能涉嫌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
好在,摆拍闹剧的处理方式已有章可循。2023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同时,网站平台对制作发布谣言,蹭炒社会热点事件或矩阵式发布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的“自媒体”,一律予以关闭,纳入平台黑名单账号数据库并上报网信部门。对转发谣言的“自媒体”,应当采取取消互动功能、清理粉丝、取消营利权限、禁言、关闭等处置措施。
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