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养老服务发展整体水平处于全省前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打造养老“舒适圈”用心守护“夕阳红”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社会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40105_edec728f757811f8d686db95c1a9dd66.jpg

老人们在康养机构就餐。 董芳 摄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同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20.6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14.07%,分别比全省老龄化程度高出1.72、1.17个百分点,相比全国已提前进入中度老龄化。
  如何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安逸、更幸福?近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综合体系建设,着力完善政策制度、深化改革创新、有效激发动能,全市养老服务发展整体水平处于全省前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不断完善
  近年来,大同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综合康养产业区的实施意见》《大同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大同市农村“颐养工程”实施方案》《大同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这些硬核举措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等方面,有力引导了该市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8年,大同市入选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品牌“大同助老”的做法,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首批14个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的典型案例之一。整合社会资源,聚焦农村无人照料、子女无赡养能力的“两无”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探索实施农村“颐养工程”,“城市有助老、农村有颐养”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基本框架日渐成熟。实施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用政府小投入撬动社会大投入,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品牌化、专业化。通过强化政策联动、资源整合、供需对接、跨界协同、全员参与,探索创建智慧康养示范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精准康养服务的区域养老模式,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大同模式:城市有助老,农村有颐养
  “自从育才·同泉里社区有了助老服务站后,我们这些老姊妹把这里当成聚会的地方,有事找助老服务员帮忙,没事就聊聊天,就像自己的另一个家。”
  “做子女的,最担心独居老人意外跌倒或突发疾病后没人照应,错过抢救时间更是遗憾。自从给我母亲配上‘大同助老’398贴心保后,这份担心终于消除了。”
  ……
  2019年,大同市启动实施“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专项行动”(简称“大同助老”)。“大同助老”致力于解决老年人在现代社会中遇到的“数字鸿沟”难题,以“满足高龄、空巢老年人生活基本需求,实现高龄、空巢老年人照护基本覆盖”为目标,围绕“善助老人、温暖家庭、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链接金融机构、社区养老设施、社会商家、志愿者队伍等各种资源,依托大同助老健保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398贴心保智能化终端设备、398智慧养老云平台、24小时呼叫中心、社区助老服务站、助老服务员,在平城区率先示范,为老年人提供送上家门的助救、助购、助餐、助医、助洁、助行“六助”服务,构建起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线上线下相对接,体育养老相融合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大同助老”服务品牌。
  走进浑源县南榆林乡聚兴村“颐养之家”,厨房、餐厅、卫生间、洗衣房、棋牌室、活动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老人们或在屋外散步,或在房间看电视,或在棋牌室下棋,个个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为补齐农村养老短板,近年来,大同市探索实施农村“颐养工程”,通过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农村无人照料、子女无赡养能力的“两无”老年人的保障难、健康难、关爱难。目前,全市52个“颐养之家”已全部建成投用,可为1500多名农村困难老人提供送餐、医疗等服务,为400多名农村“两无”老人提供入住服务。大同市“颐养之家”典型经验做法作为2022年全省养老服务“惠民生、增福祉”十件事之一进行了发布。
  居家社区养老让养老变“享老”
  “90%的老年人愿意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只有3%的老年人在机构养老。这就是所谓的‘9073’养老服务格局。做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就能解决97%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大同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大同市立足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突出解决社区居家养老这一民生问题,切实让老年人过上有品质、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自打有了平城区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这里活动活动筋骨、看看书、打打牌、聊聊天,心情好,日子也过得充实了。”这是大同市受益于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的老人们的共同心声和真实感受。
  为打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从2020年起,大同市实施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到2023年年底,已建起覆盖各县区的18个省、市级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通过政府小投入撬动社会大投入的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依托和整合社区现有资源,采取新建、改造两种形式,引入市场主体,实行专业化运营,向老年人提供成本可负担、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质量可靠的全托、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让老年人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2023年,大同市探索创建了20个智慧康养示范社区,其中市级10个、县级10个。主要采取政府扶持引导、街道统筹主导、企业实施主体、业主自愿参与的方式,一批基础好、需求大、条件成熟的居住社区,通过强化政策联动、资源整合、供需对接、跨界协同、全员参与,已经形成了“智慧住宅+康养物业”的社区养老新模式。
  “自己做饭太费事儿,忙活半天也就吃那么一点点。有了社区大食堂,一日三餐几乎都在这里吃,品种多,营养搭配得好,吃得好才能身体好呦,哈哈……”近段时间以来,平城区华北星城小区78岁的李大爷成了社区大食堂的常客。他和其他常去的老人逢人便夸这项民生“食”事暖到群众心里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尝到“幸福味道”。
  据了解,华北星社区作为2023年新创建的智慧康养示范社区,采取“社区+物业”的做法,围绕老年人“吃、学、康”等需求开展为老服务,目前已推出早餐、外卖、下午茶和健康体检等服务,并开办了老年大学,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通讯员 双红

(责编: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