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大师名人堂尊师刘当成,退而不休,助力山西面食发展

食客点赞是最大褒奖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社会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31220_ed4e19d7946289f8a40142ba0a0f5367.jpg

20231220_08bb330c65d2834fb86e947bc5a01c0d.jpg

20231220_e5f19969d32c99812f09321db14f3611.jpg


  刘当成第一次走进厨房,被分配到最苦、最累的岗位——面案,从此他成为一位面点师。在“第三十二届中国厨师节”期间,中国烹饪协会举行了“2023中国烹饪大师名人堂师徒传承鉴证盛典”,刘当成等10位中国烹饪大师入列名人堂尊师。67岁的刘当成迎来职业生涯巅峰时刻。
  刘当成,河曲县楼子营镇辛家坪村人,197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山西饭店、阳光大酒店、“海外海”餐饮集团等多家星级酒店担任厨师长、餐饮经理、面点总监。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山西面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公认为是山西餐饮界“泰山北斗”式的人物。
  如今刘当成退而不休,为助力山西面食餐饮业发展繁荣,他进入学校开讲座传授技艺,指点学生开启职业生涯时少走一些弯路。有时他又像一只勤奋的燕子,他撰写有关山西面食的文章,为推广山西面食不遗余力。他说,食客的点赞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近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刘当成。
  提携后辈不藏私
  “一些面食技艺看似神秘,一旦捅破那层‘窗户纸’,真相很简单。”刘当成说,多年来,他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常年积累的厨艺传授职场后辈,在企业、单位带过不少徒弟。此外,他还在山西经贸学校、山西省旅游学院开办山西面食知识讲座,传播山西面点技艺,指点来听讲的以后可能进入餐饮行业的年轻人,迈入职场时少走一些弯路。
  中国传统烹饪文化,尊师重道是传统美德。几百年来,师徒相授一直是烹饪传承最主要的形式。作为山西省烹饪大师、山西面食传承大师、山西十佳面点师,想拜刘当成为师的人很多。对门下弟子,刘当成则毫无藏私,倾囊相授。
  几年前的一天,太原“海外海”贵宾厅,静乐县“90后”李飞等几个山西餐饮界后起之秀拜刘当成为师。李飞敬献刘当成一杯热茶,取“饮水思源”之意,刘当成送给李飞一本已经绝版的《中式面点》。其时,刘当成任集团出品顾问。这个层级的专家,普通员工难得接触。说起来,拜刘当成为师,对李飞而言可谓机遇难得。此后,李飞跟随刘当成系统学习山西面点精妙技艺,厨艺突飞猛进。如今,李飞在山西面食餐饮行业已独当一面,被央视《善聚中华》栏目授予“中华面王”称号。他口吹出直径1.8米的“面气球”,以及7根拉面同时穿过普通缝衣针针眼的“拉面穿针”技艺,均创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跟师父学习,不仅学到了手艺,也学到了悟性和品行。”30岁宁武县人高磊回忆起随师父刘当成学习面食技艺的时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2014年,高磊在太原市滨河壹号酒店餐饮部上班,其时刘当成任酒店出品总监。刘当成研发面点新品所展现的高超技艺,令高磊折服,让他动了拜师学艺的心思。刘当成也喜欢实在、勤快的高磊,十分爽快地收他为徒。
  面粉的湿度、油的稀稠与用量、水质的不同,都会影响成品的质感与口感,要求面点师用心揣摩才能掌握其中的诀窍。“师父说,配方是死的,技术是活的,一步错了就可能影响最后的结果。”高磊回忆,他曾因为面食手艺很长一段时间停滞不前,动了改做炒菜的心思。拜入刘当成门下后,他重拾信心。2015年,在师父刘当成的鼓励下,高磊出任滨河壹号万达广场商业街店面点主管,推出的百花烧麦、红糖饼、老婆饼大受欢迎,首月面点营业额达20余万元。去年7月份,在“邮储杯”首届吕梁市职业技能大赛上,高磊参加中式面点项目比赛,一举夺魁。
  助力山西面食发展不遗余力
  “山西面食品种多、花样多也是人们爱吃的一个原因。即使是一般家庭主妇都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成像刀削面、拉面、揪疙瘩、推窝窝、灌肠等几十种面食。如果是到了厨师手里,更是花样翻新,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可以这样讲,如果你想品尝一下山西的面食,一天三换样,三个月都不会重样。”刘当成说,虽然山西是面老大,却仅仅做了面食企业,没有做成面食产业。多年来,为助力山西餐饮面食行业的发展,他力求有所作为。
  “山西人的日常面食从熟制方法上可以分为蒸、煮、煎、烤、炸、焖等几大类。蒸的方面,除了蒸白面,还可以蒸莜面、荞面,特别是莜面栲栳栳,还有拨烂子。煮的方面,有拉面、削面、刀拨面、剔尖,当然还有揪片、切疙瘩等一些煮的东西。煎炸方面,有糊汤饼、烙饼、煎饺、生煎包子,这些都非常受欢迎。至于烤的东西就更多了,有烧饼、发面饼等等。焖炒类就更丰富了……”刘当成在他发表在报刊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由他担任技术顾问并与同事合作制作的山西面点品种230款,被中央电视台拍摄并陆续播放;他撰写的《思考山西面食》一文,登上《餐饮世界》,并被百度文库收录;他撰写的《教你学做低糖、低盐、低油食品》《制定地方小吃标准不能一 刀切》,被省内外多家报纸、杂志刊登。他做出的这些努力,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近些年,刘当成受邀参加厨艺比赛、面食产品品鉴活动,常常为推介山西杂粮食品发声。众所周知,山西千沟万壑的耕地出产各式杂粮。据说,国人每5碗国产杂粮,就有1碗来自山西。山西人更是花式“吃”杂粮的专家,从汤汤水水到正餐主食,从各色早点到夜宵小吃,甚至连甜点都可以用杂粮做。“杂粮不仅仅是正餐,还可以做成小吃。”刘当成说,绿豆在山西不是汤渣而是擀豆面、豆面抿面的原料。而黍子的归宿也不仅是黄米凉糕,糙起来可以做成扎实、扛饿的黄米面馍馍,细起来搭配红枣可以蒸成甜美黏牙的枣介糕。杂粮由于营养均衡、膳食纤维多、升糖慢成为备受推崇的健康饮食。
  今年12月,山西“好食堂”烹饪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举行,经刘当成等人推荐,“蒸发糕”被列入比赛项目。刘当成称,“好食堂”竞赛比赛蒸发糕,要求参赛的厨师以玉米面、南瓜蓉为原料制作发糕。组委会这样做,是希望以此引起大家关注杂粮食品制作技艺的守正与创新,给传统面食注入了时尚元素,使其更具现代感和吸引力。
  “我们想推广山西的杂粮啊!”刘当成说,山西是杂粮王国,然而农民生产莜面、荞面、豆面、红面、玉米面、高粱面,却卖不上一个好价钱。打造优势杂粮,开发个性化、高品质杂粮功能食品,让山西杂粮卖个好价钱,需要山西厨师界贡献力量。
  创制山西面食新品种获食客点赞
  “这里的百花稍梅,传承自中国面点功勋大师刘当成之手,作为小仙女的我本人忍不住一口气吃掉四块。”一位食客读了刘当成写的一篇关于山西面食的文章,特意到太原万象城杏花堂餐厅品尝“百花稍梅”。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山西厨师的刘当成,在掌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坚持创新,近年来创制推出十几种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面食品种。在研究西式快餐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刘当成创制了中式汉堡。食材选用细玉米面、全麦面,加水揉和发酵,制成圆形空心饼团,油炸成中式汉堡包。此中式汉堡包空心内,夹上沙拉酱、猪头肉、生菜、尖椒丝等,推出后备受年轻食客点赞。刘当成创制的另一道美食——双酥卷,采用中式层酥,外包松酥面团,擀薄切条,扭出花纹,最后烤制成一道点心,成品白黄相间,酥松可口,顾客品尝后也赞不绝口。
  “传统的山西四大面食:拉面、削面、剔尖、刀拨面,其中除拉面外,其余三种面食是山西独有。做山西面点厨师,这四种面食成形技艺必须掌握。”刘当成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说,至于其它面食,如红面擦尖、豆面抿曲、推莜面栲栳栳、甩一根面、剪刀面、沾片子、长溜尖、掐圪俗、捻酒窝等传统面食,在别的省是没有这些成形技法的,属于山西独有。做山西厨师,应了解它,甚至是学会它。
  面点师是厨房里最苦、最累的岗位,如果人生重来是否会做出别的选择?“还是会干面点师。”对这个提问,刘当成回答很干脆,在几千年山西人的餐桌上,面食拥有绝对的霸主地位。山西面食的文化口碑并非是现代才有,“一面百做”“一面百味”,有些山西面食甚至都难以找到其最初的制作者,完全是依靠集体记忆相传下来,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人们的不断补充加工再创造,使得这些面食及其背后所蕴含的面食文化极具生命力。山西面食历久而弥新,让人们在这个繁华紧张的时代,找到幸福的味道,找到希望的味道,也找到自己的味道。

山西晚报记者 梁成虎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