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离职后退600多个工作群”引热议

“信息轰炸”真烦人  微信加班算加班吗?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社会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日,四川的唐女士离职后退了600多个工作群的事件引发热议。当事人介绍,自己从事商场地产设计工作,每个商场有数百个店铺,需逐个审核店铺设计图纸,因此累积了600多个群。离职后花3个半小时退完所有群,轻松了很多。
  “一个项目一个微信群”正在成为日常工作中的常态化现象。在太原,大家是如何看待工作群的?工作群主要分为哪几种?下班后“微信办公”算加班吗……12月18日、19日,山西晚报记者调查采访了解我省“打工人”工作群情况。
  深夜的“骚扰”让人倍感烦躁
  每天随时都要回复信息,“24小时待命”,去露营都要带着电脑,神经一直紧绷着……唐女士的经历,让不少网友感到“非常窒息”,还有网友觉得离职退群的过程仿佛是给自己“赎身”。
  “有几十个工作群都是正常的”“100多个群已经够炸裂了,没想到她有600个”……生活中,很少有人的微信群数量能到600个之多,唐女士的600多个工作群属于相对特殊的个案。但此事引起热议背后反映的情绪却具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性。
  “一听到工作群消息的提示音,我就感到焦虑。”在太原一家新媒体从事设计工作的小孟说,自己两年前进入公司,参加了大大小小70多个项目,自己手机上至少存了30多个工作群。“有时候大半夜的,客户突然想到了什么,也会发群里,美其名曰是‘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小孟无奈地说,但这种深夜的“骚扰”真的让他非常烦躁。
  小贾是一家电气公司的销售工程师,负责山西省内电气项目的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工作。他们公司的产品卖到哪里,“工作群”就会建到哪里。“我跑市场快10年了,差不多每个市都有十几个工作群,山西11个市,至少有100多个群。”小贾说,“一个项目一个工作群”就是他工作的日常,不论是售前咨询、设备安装,抑或是问题处理、售后服务,客户都会在群里@自己,“群内来自业主、施工单位、设计院的信息‘轰炸’经常发生,让人透不过气。”已是职场“老人”的他,干脆设置了群消息免打扰,以减少“提示音”给自己带来的紧张感。
  确实,信息轰炸给很多人增加了工作负担,这种应付群消息带来的倦怠感也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诚如唐女士说的那样,“每天要随时回复信息,神经一直紧绷着。”即便不是每个群都要回复,但为了工作需要,还是得接收完这些消息。有时候,人们的精力,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被浪费掉了。
  有的工作群成了“加班群”
  微信工作群根据群内成员的性质,可以分为内部群和外部群。内部群包括公司大群、部门群、项目群等,主要用于内部沟通与协调。外部群主要是与客户、合作伙伴等进行沟通的群,用于讨论工作相关的事务,如任务分配、项目进度等。
  日常工作中,围绕一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而产生的工作群,成员对于群消息的反馈比较积极,沟通效率高,有利于团队协作,随着项目的结束,这个群也会闲置或者解散;围绕日常工作而产生的部门群或客户群,常常充实着大量的信息,光是信息筛选就要耗费不少精力。有时候,领导或客户还会不断强调任务的重要性、紧迫性,造成一种高压的氛围,让人无形之中产生紧张甚至焦虑的情绪。
  有的工作群甚至成了“加班群”。领导“随时随地”布置工作,动不动还要“@所有人”“收到请回复”,让员工无处遁形,不得不硬着头皮领受任务。专门用来维护客户的工作群,员工更是必须“24小时在线”,随时准备解决各种问题。隐性的加班大量侵占了员工的休息时间。更无奈的是,这样的加班常常得不到认可,也谈不上任何补偿。
  休息时间线上办公是否构成加班?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合同中要对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目前,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那么,下班后的“微信办公”算加班吗?
  不久前,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员工张某经常在下班时间使用微信处理工作事务,有时是简单回复工作问题,有时是召开线上工作会议,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她提供的微信截图显示,公司常在休息日通过微信工作群布置工作,要求当日限时完成。法院认为,张某利用休息时间回复工作相关问题,已超出了简单沟通范畴,需要进行实质性处理,应当认定张某存在加班情形,判决公司向其支付加班费5000元。
  对于休息时间线上办公是否构成加班的问题,应当先判断劳动者是否在休息时间提供了实质性劳动。若劳动者的线上工作内容仅为简单反馈、记录信息,具有偶发性和临时性,未影响生活休息,则不应认定为加班。若劳动者线上工作的内容超出了一般简单沟通的范畴、付出了实质性劳动内容或者使用社交媒体工作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特点,明显占用了休息时间的,应当认定为加班。
  但是,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加班的时长难以量化,若认定线上办公的全部时长均为加班,这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显失公平。故司法实践中,裁审机构会综合考虑劳动者的岗位情况、工资情况、工作要求、加班频率、工作时长等酌情处理。
  对于“打工人”而言,面对源源不断的工作群消息时,不妨以“轻重缓急”为思路对工作进行反向管理规划。根据难易程度、优先级及截止时间等因素安排好投入的精力与时间,给自己从容应对的空间,平衡好生活与工作的边界。

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