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圈“引进”AI 警方向市民提出重要建议
电诈圈“引进”AI 警方向市民提出重要建议
2023年9月11日至17日是第十个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今年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9月14日上午,太原市公安局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日现场宣传活动在万象城西广场举行。今年以来,该市公安机关共侦破涉网案件6671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651名。
太原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活动现场,警方结合太原市网络安全现状,分析了当前网络安全形势。
在活动现场,警方也提醒广大市民,近期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AI诈骗形式,并就市民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提出重要建议。
电信诈骗AI出新招
这是不久前发生的一起真实案例。
太原市民王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声音很像自己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儿子”在电话中说遇到了紧急情况,需要立刻用钱。但在电话的另一端,实际上是一个诈骗犯罪分子,他们运用了AI技术来模仿王女士儿子的声音,制造了一场虚假的紧急情况。这种典型的诈骗被称为“虚假亲情诈骗”,它针对的通常是年长的父母或祖父母。这是因为不法分子知道,这些人往往会心存担忧,一旦听到自己亲人的声音,就会感到恐慌,愿意迅速提供所需的资金,以保护他们的亲人。在此,警方也揭开人工智能骗局的面纱,让广大市民了解这些诈骗手法是如何运作的。
AI骗局是如何运作的?
与以往的骗局不同,现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使这一过程更加迅速,而且更加具有欺骗性。这种诈骗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种:声音合成
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可以用伪造的声音骗过对方。此外,这些录音还可以来自“目标人物”短视频的视频剪辑,或者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帖子,比如微博或微信。然后,犯罪分子将这些录音提供给人工智能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学习该人的声音模式、音调和语调,最重要的是,能够模拟他们的声音。
“用打电话的方式诈骗,以前这类骗局一般冒充的都是医院的医生。因为冒充亲友的话,声音不好处理,会被受害者听出来,所以只能冒充陌生人。后来,大家防范心理起来后,这种骗局渐渐销声匿迹了。没想到,技术的发展又让它死灰复燃。”警方介绍,使用AI技术骗子可以通过片段式的音频素材,“克隆”出“目标人物”的声音,并利用相关软件让“声音”生成他们想要的任何话语。
行骗时,骗子会给你打电话,播放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录音剪辑,也被称为“深度伪造”。这些电话可能会使用本地区号,以说服您接听,但请不要被愚弄,因为坏人能够伪装他们的电话号码。
第二种:AI换脸
人脸效果更易取得对方信任,骗子用AI技术换脸,可以伪装成任何人,再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信息确认,令人防不胜防。
近日,内蒙古包头警方发布一起利用AI技术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郭先生是一家科技公司的法人代表,一天,他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他,称在外地竞标,需要430万元保证金,想借用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账。基于对好友的信任,加上已经视频聊天“核实”了身份,郭先生在10分钟内,先后分两笔把430万元转到了对方的银行账户上。
事后,郭先生拨打好友电话才得知被骗了。原来骗子通过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好友对其实施诈骗。“当时是给我打了视频的,我在视频中也确认了面孔和声音,所以才放松了戒备。”郭先生事后说。
警方介绍,有了AI技术的“辅助”,骗子再设置恐慌或意外的“陷阱”,让被锁定的“目标人物”措手不及。尤其是社会大众对AI诈骗的形式还不了解的时候,很容易被欺骗。只要骗子稍微使用手段,他们很容易相信自己确实在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交谈。
如何防AI高科技诈骗
锦囊一:学会识别真假视频。
在运用声音合成手段实施诈骗时,骗子一般是先给受害人打骚扰电话,提取受害人的声音,并对声音素材进行合成,然后用伪造的声音实施诈骗。接到这样的骚扰电话,广大市民可以选择不予接听,或是要求对方进行视频通话,通常就能马上识别出骗子。
而利用AI技术实施换脸进行诈骗,骗子通常会基于“目标人物”发布的照片、视频,通过人体图像合成技术生成假脸。要识别真假,目前比较好用的技巧是注意观察对方的眼睛。根据警方目前掌握的情况,骗子使用大多数的“假脸”都是使用“目标人物”睁眼照片合成的。为此,“假脸”在行骗时极少甚至不会出现眨眼动作,这也是简单判断一个视频真假的办法。此外,识别AI换脸视频的方法,还包括语音和嘴唇运动不同步、情绪不符合、模糊的痕迹、画面停顿或变色等。简而言之,如果你与亲友的视频交谈中,感觉画面有点异样,一定要提高警惕。
锦囊二:多重验证,确认身份。
在涉及转账交易等行为时,要格外留意,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确认对方是否是本人。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可以将到账时间设定为“2小时到账”或者“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尽量通过电话询问具体信息,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即便对方运用AI技术行骗,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一步确认身份。建议大家最好向对方的银行账户转账,避免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转账。一方面有利于核实对方身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跟进转账信息。
锦囊三:保护好个人信息及隐私。
警方提醒,限制公开分享自己的网上信息量,是减少被网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上网安全,电脑、手机应该经常更新杀毒软件。上网浏览时,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下载陌生软件,更不要向陌生人开启远程控制或共享。对于支付密码应该养成定期更换的习惯,不要把密码存在手机或者电脑里,更不要将收到的验证码告诉他人。此外,对于不明网络平台发来的广告、中奖、交友等链接提高警惕,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尤其不要随意将自己的照片、声音上传到网上,防止被骗子利用。
警方建议将你的社交媒体账户设为私密。在分享音频和视频之前,将你的隐私设置限制为只允许你认识和信任的人查看你的帖子。这可以帮助防止诈骗者获取你和你亲人的录音和视频。此外,为你的在线账户启用多因素身份验证。这样,即使诈骗者获取了你的用户名和密码,他们仍然需要其他验证步骤,如一次性时间敏感代码,才可以访问你的账户。
锦囊四:提醒老人,共同预防。
高科技手段的诈骗方式迷惑了很多人。警察提示要特别注意做好家中老人的宣传防范工作。提醒老年人在接到电话、短信时,要挂掉电话,再次拨打家人电话确认,不要贸然转账。
针对家中老人常被骗子以冒充“亲人”忽悠转账诈骗的手法。警方支招,广大市民可以与亲人提前沟通,一家人商量好属于你们自己的“密码短语”。如果您接到“家人”打来的电话,声称需要钱财,你可以通过“密码短语”的方式验证对方,确保自己是在与真人交谈。这是一种免费而有效的防范措施。
山西晚报记者 辛戈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