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  她助力中医文化精髓走向世界

“五部九沉脉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人胡晓梅带动下,正在焕发新的朝气与活力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社会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30911_1be5df9790fbae0c0158853d8c8107f3.jpg


  “望闻问切”四字诊疗法,是我国中医文化传承的精髓,脉诊法也成为中医理论的核心,“五部九沉脉法”便是脉诊法的重要一支。
  完整的“五部九沉脉法”,是由药王孙思邈运用毕生所学创立的独家脉法,历史上曾多次差点失传。幸运的是,如今在太原市,“五部九沉脉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人胡晓梅的带动下,正在焕发新的朝气与活力。
  “五部九沉脉法”有何神奇之处?它又是如何传承至今的?近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近胡晓梅,了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背后的故事。
  非遗渊源 一脉相承
  9月7日,虽然临近中午,但太原德心艾中医药研究院内还排着队,朝里望去,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性把手搭在顾客的手腕上,只见她全神贯注、若有所思,探查病情时表情严肃,讲解病理时眉目舒展、神情和蔼。诊脉结束后,她叮嘱跟师的弟子们填写顾客资料和制定理疗方案,细心交代顾客有关注意事项。这位身形瘦削、神态恬淡的女性就是德心艾中医药研究院的开创者胡晓梅,也是数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五部九沉脉法’广义上分为四季脉和五行脉,狭义上分为九沉,可以判断人体从头到脚,从内而外发生的身体状态。”胡晓梅向山西晚报记者介绍,五部九沉脉的特别之处,是把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原理相结合,为顾客诊脉时,可以把顾客的身体情况等信息提取出来,用图像、声音或数字等形式呈现,诊断结果堪比物理仪器,并能明确地反馈给顾客。但自古以来,这种脉法只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就算在中医圈内也鲜少人知。
  胡晓梅又是如何继承五部九沉脉学的呢?
  胡晓梅生父家族系湖南桑植,爷爷彭九南曾跟随贺龙参加革命,任贺龙部的军医官,彭家为世代苗医,其医法传承自苗医和道医。由于家庭原因,胡晓梅儿时被送养到同为红军军医的安徽紫胡家族后代抚养,而“五部九沉脉”正是传承自胡家祖上。
  原来,胡家祖上为清朝宫廷御医,咸丰年间,因宫廷内斗,胡家遭到迫害举家搬迁,途经陕西境内时救治了一个道士。为感谢救命之恩,道士密授了胡氏家人这门脉法绝学——五部九沉脉。胡氏家族几经辗转来到山西定居,胡晓梅等三人跟随奶奶学习“五部九沉脉法”时已是第七代,但后来因为通讯和交通不便,三人逐渐失去联系,而在当前的国内中医界,公开使用“五部九沉脉法”的也只有胡晓梅一人。2022年,“五部九沉脉法”获评太原市晋源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脉法诊病,灸法施治。除了“五部九沉脉法”,胡晓梅还是胡氏古法循经灸的非遗传人。和“五部九沉脉法”一样,胡氏古法循经灸同样有独到之处,它是建立在中医原理和循经手法之上的一种艾灸方法,利用艾绒燃烧时能穿透皮肤直达肌体深部的功能,在艾绒独特的温经、通络、散寒、驱邪作用下,按照物理学高位势能向低位势能流动的原理,通过艾条,把艾草和融入其中的中药性能作用于人体,实现调理的功效。
  目前,德心艾中医药研究院已经研发并生产出针对各类疾病的专用药艾条近30种。2016年被山西省政府批准授予“山西省大学生双创培训艾灸行业基地”。
  勤于实践 开门行医
  胡晓梅从小随奶奶学习时,每天,奶奶会例行检查她的学习情况,完成得不好时,戒尺就会重重地落到她稚嫩的小手上。虽然医理和药香伴着胡晓梅长大,但胡晓梅坦率地说:“成人前,我对继承家学很是抵触。”
  原来,幼时跟在爷爷奶奶身边,不论谁来家中看病,到了饭点一定是要留病人在家里吃饭的,再加上胡家人广施医学,求医学医者更是络绎不绝。面对没有规律的家庭生活,她不想以后的人生也是这样度过。因此,成人后择业时的胡晓梅,首先排除了继承祖业选择行医这条道路。
  然而,一次变故改变了胡晓梅的想法。39岁时她突发重病,根据医院各项检查,大夫都担心她无法走下手术台。在那一刻,胡晓梅不仅有对生命的眷恋,更有对已逝奶奶的愧疚和自责:“奶奶多年辛辛苦苦传给我的宝贵医学,就要一起消逝了。如果可以继续活下去,我一定要把家传医学传承下去。”
  或许就是命运的安排,胡晓梅奇迹般地熬过了这场疾病。出院后,她践行自己病床上的决定,开始开门行医,同时用家传医学为自己治疗。
  在山西晚报记者与胡晓梅交流的短短时间内,医馆内便进来了十余位候诊的顾客。其中,还有两位拉着行李箱远道而来的顾客。胡晓梅说,她还曾接待过从中国台湾、加拿大、美国等地远道而来的求医者。
  此外,她经常受邀参加国内中医活动。2018年,她在北京参加了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上,国内名医济济一堂。胡晓梅在大会研讨会上受邀发言,与大家交流经验,她希望能够助力中医文化精髓走向世界。
  打破传承瓶颈 广育中医人才
  尽管家传医学在自己手中最终得以传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胡晓梅意识到如果没有传人,这门中医技术恐怕依然会成为“绝学”。因此,只有让更多人接触到家传医学,才能为中国中医文化的绵延贡献一份力量。
  事实上,从胡家第一代传人起,收徒传授医学的标准,首先要判断的就是这个人品行是否端正、天资是否聪慧,择选条件十分严苛。传承弟子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考验,才能确定是否具备入门条件。而胡晓梅在继承以上传统的基础上,对收徒方法又进行了改进。
  “如果墨守成规,不仅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也不利于中华医学的传承和传播。”胡晓梅不仅摒弃了祖传秘方不传外人的旧观念,而且改变传统“一对一”的收徒模式,打破了传承困难的瓶颈,改为面向社会办班授课,在学员中挑选弟子进行传承,将“五部九沉脉法”、摸骨法、四柱测病法、手诊、面诊、背诊、玄极循经灸法等,和许多常见病方、疑难病方、瘟疫病方等秘籍公之于世,广育中医人才,广开救人大门。
  开放的思维和科学的转变,使“五部九沉脉法”和胡氏古法循经灸的传人几何级增加。从选择第一个徒弟用了近6年的时间,到如今胡晓梅的弟子已有70余人,这些弟子又带出了300余传人。如今,胡晓梅已是桃李满天下,几位早期拜师的弟子行医问药和办班授课的足迹几近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
  让她倍感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师门,了解中医,学习中医,发展中医,造福更多百姓。从胡晓梅身上,也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中医人的缩影,他们从青春到白发,始终坚持,挨过多少艰苦,救助多少幸运者,才让曾经的中医精髓展现在当代人面前。
  正如德心艾中医药研究院内悬挂的一幅毛笔字书写的《大医精诚》所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山西晚报记者 李飞飞

(责编: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