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利萍,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首届三晋工匠获得者
32年终成大国工匠 带徒授业甘为人梯
韩利萍,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首届三晋工匠获得者
32年终成大国工匠 带徒授业甘为人梯
韩利萍,女,汉族,1971年生,中共党员,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特级技师,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首届三晋工匠获得者、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山西省委联系服务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22年获得中国质量工匠奖和航空航天月桂奖。目前,她获得了山西省第九届道德模范称号。
32年坚守岗位,韩利萍说,自己经历了从传统制造向数控制造转型,现下又适逢从数控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期,她希望自己能和27名已经成长为技术能手的徒弟们,高效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继续在航天梦、强国梦的引领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0分和100分的区别 她只能一遍一遍地试错
韩利萍所在公司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历史悠久,业绩辉煌。从黄崖洞兵工厂,到“刘伯承工厂”,再到我国第一个航天地面设备制造军工企业,生产制造的运载火箭系列发射平台,分布于西昌、酒泉、太原、海南四大发射中心,成功托举“长征五号”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一次次飞天圆梦。韩利萍作为公司第一批数控编程操作工的杰出代表,她刻苦钻研,努力攻关,将很多传统设备难以完成的产品,在数控机床上一一成功实现,使公司数控加工能力产生了3个乘数效应,并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数控加工队伍。她加工的关键零件,相继用在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平台上,稳稳地将“神舟”载人飞船、“嫦娥”探测器、“北斗”导航卫星、“天舟”货运飞船送上了太空,为实现航天梦、强军梦、中国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发射平台是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的重要设备。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火箭发射地面设备专业制造基地,企业承担了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平台的生产任务。韩利萍幸运地参与其中,她负责加工的四通均流阀体是长征七号发射平台控制支撑臂调平精度的关键控制件,在不足200毫米见方的工件上分布着各种规格的70余个阀孔,在腔体内部相贯交错,每个阀孔的加工精度都必须控制在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1/ 3)公差之间,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很大。
“说实话,当时的难度确实很大,需要不停的试错,找最合适的流程和最严格的工艺,工艺路线不合理、刀具参数选择不匹配、孔系交叉位置细小毛刺等等都会影响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可以说任何一丝丝小的失误,都得推倒重来。因为航天制造,只有0分和100分的区别,没有99分,在现场只有一遍一遍地试错,切削参数从3000到2800到3600,不断排列组合,去试。”韩利萍介绍,深谙此理的她认真消化技术文件,反复调整加工策略,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历时3个月,经过几十次方案选择、上百次的切削试验,总结出“阀体复杂孔系五步操作法”,有效解决了长征七号发射平台阀体孔系公差边界范围窄、冗余空间小的难题,实现了对整个工艺过程的精准掌控,使发射平台控制支撑臂调平精度的关键控制件一次交验合格率由原来20%提升到100%,保证了产品状态稳定质量可靠,实现了火箭精准入轨,为我国圆满完成空间实验室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业之初的尴尬 她选择了隐忍和继续努力
韩利萍说,自己是航二代,父亲在1967年进入工厂当工人。虽然是在大院里长大的,但是她对工厂是既熟悉又陌生。陌生是因为有严格的纪律,即使对自己的子女,父亲也不能透露工作的内容等信息。熟悉的是,当时航天宣传长征2捆火箭发射平台,她了解到了一些知识。尤其上高中时,学校的物理老师,同时也是厂里的技术员,会给班里同学讲航天的知识和厂里的信息,在那时,她知道了航天的事情,也从心底热爱航天,热爱祖国。
1991年4月,她招工进了厂。“可以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入职时,挫败感还是很强的。”韩利萍说,进了工厂就是操作机床,整天跟铁块打交道,一天干下来,回家很累,有时候连话都懒得讲。车间也比较简陋,有的只是简单刮了大白,有的还露着砖。一次二车间开会时,雪花居然从墙缝隙飘进来了。而且,她也看不懂图纸,相比较同批入厂的技校生,她并不是师傅最喜欢的徒弟,基础差的原因让她在学徒过程中困难重重。
韩利萍讲了一件让她终生难忘的事。她的师傅张建国给了她一批活儿,自己干错了,但是却不知道哪儿错了,整批料也就废了。师傅技术过硬,还担任组长等多项职务,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产品就是人品”,可是自己的徒弟出了错误,自己也得担责任。当着众人,师傅将这批货扔在了地上。
“我当时羞愧死了,恨不得钻进地缝里。”韩利萍说,她也不敢问师傅错哪儿了,自己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随后,她把这批件拿回家,对比图纸,又请教其他师傅,终于弄清楚自己的错误之处。
可是,当时的料是非常珍贵的,不会让拿来随意练手。韩利萍就开始用土豆、胡萝卜,甚至是橡皮块来切割成自己需要的件。她说,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就是勤学苦练。自己立体几何差,就回去重新学,不懂的地方多,就问技校生并借来他们的书看,回去再琢磨。
学习数控制造 她不仅走向前排还开始带队伍
2000年左右,韩利萍说她迎来了突破自己的契机。那会儿厂里开始引进数控机床,传统的手摇式机床要逐渐被编程驱动的数控机床代替,这激发了她很大的兴趣,一方面,她可以规避自己女性体能较弱的弊端,另一方面,这个新鲜事物大家都是从头学,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那时她刚满30岁,也结婚生子了,因为干得又快又好,开始挣奖金,被厂里点名表扬。2005年,厂里扩大规模,数据机床逐步要代替传统机床,因为她的杰出表现,厂里给她组建了一个30多人的团队。“其实,当时里面真正能干的只有5个人,其他人都是学生和新人。”韩利萍说,既然带了团队,就要有过人之处,她开始参加省里、全国的数控机床的比赛。比赛要考3个方面,一是理论,二是软件编程,三是操作。她说自己前两项都很弱,只有第三项擅长。
2006年,她在山西省的数控机床大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去北京参加全国大赛。去了全国大赛,她发现自己和其他选手的差距确实不小,尤其是北京和广州的选手,特别厉害。自己原来用的机床转速在2800转左右,人家的上万转速,原来自己的理念都是切得深、转速低,人家的是高转速、切得浅,完全颠覆了她以往的观念。
那次的全国大赛,她只取得十几名的成绩,获得了参与奖。看到差距后,她开始四处找学习数控机床的图书和光碟,当时网络不算发达,不像现在能在网上买到各种书籍,她特意跑到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和机械工业出版社,买了两大兜书,兴冲冲地返回办事处。结果当天下着雪,她乘坐的723路公交车一直没到,后来坐的另一趟车又是区间车,到某个地方必须下车去换乘另外一趟公交车。她拎着这两兜子书,两只胳膊又酸又麻,回到办事处已经很晚了。她说,当时打车需要一百多元,一来是舍不得,二来有这个钱可以多买几本书。
“当时拎着有多重,回来以后,这些书就有多管用。”韩利萍说,她和团队里的成员,把这些书都弄懂读透,实在不明白的,就请教长治当地机电学校的老师。到了2007年,韩利萍取得航天科技集团职业技能大赛数据铣工第一名的好成绩,是50多名参赛选手中唯一的女性。
名师出高徒 27人成长为技术能手
说起带徒弟,韩利萍说,要让徒弟愉快接受,而且要在学艺之前,先学会做人。“我把师傅教我的,也教给徒弟们,对产品质量要有敬畏之心,‘产品即是人品’。”
她带过很多徒弟,虽然在学校的时候拿过全省的名次,但是面对复杂的航天产品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失误。为了让大家敬畏质量、养成良好习惯,在班组质量分析会上,她会结合案例要求所有人剖析问题根源、举一反三,避免徒弟们再犯类似的错误,相当于“一人生病,全体服药”。技能竞赛是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徒弟宋燕林连续参加了将近10年的竞赛,每次都输在一些小失误上,他很着急很挫败,韩利萍帮助他分析,并在日常工作中规范操作习惯,补齐短板,鼓励他放松心态,最终宋燕林获得了全国大赛一等奖,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同样90后的徒弟解亚波,也在2021年拿到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韩利萍带徒弟总是倾囊相授,毫厘不留,甘为人梯。韩利萍班组被授予“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全国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标兵”“全国工人先锋号”等称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韩利萍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同时,依托工作室建成国防邮电系统“新时代工匠学院”,成为企业攻坚克难的基地、技术交流的平台、人才培养的摇篮。韩利萍徒弟中有5人成长为高级技师,7人成为技师,4人获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前五名,27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航天技术能手、三晋技术能手。
8月18日,山西晚报记者联系到韩利萍时,她正在跟相关部门汇报如何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的课题。同时,她还带领徒弟参观学习智能制造运行较好的兄弟单位。据悉,截至2021年统计,全省共有185名技术能手,她的团队就有27名。韩利萍表示,将带领这些技术能手,在数控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时期,继续发扬工匠精神和航天精神,弘扬主旋律,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山西晚报记者 宋俊峰
结束语
向山西省道德模范致敬
从7月17日至今,一个多月的时间,山西晚报记者采访并讲述了8位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他们是省军区太原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王春霞、吕梁久久爱心公益协会张安才、武警吕梁支队教导队李嘉浩、高平“爱在身边”志愿服务队张秀荣、吕梁市体育运动学校焦大彦、太铁朔州车务段宋家庄站薛胜利、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杨兴隆、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韩利萍。
在采访他们的时候,说起自己的付出,每个人都说“都是应该做的”,但正是这些累积了无数细碎繁重的“应该”,使他们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模范精神,感受到了榜样力量,激励着我们见贤思齐、向上向善。
“感动之旅——走近山西道德模范”虽暂告一段落,但感动之旅仍将继续。弘扬时代新风、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凝聚起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不变的坚持。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