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隆,中国兵器集团淮海工业集团数控铣工,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

攻克多项技术难关  工匠精神27年一直在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社会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30815_fe40457acc0f66316fc1a57fbe146acf.jpg

20230815_68b40e85d3006ae6f117a5e66b32f705.jpg


  27年如一日扎根科研试制生产一线、潜心钻研数控制造技术,发明的“砂型真充夹具”“空心刀具”“穿插电击”“减震螺栓”等多种特色辅助工具和工装,提高了数控机床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他不断攻克制约工程研制的技术难关,创新工艺100余项,节约加工时长8600余小时,创经济效益800余万元。
  他用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经验总结,自撰图文并茂的《多轴加工实战精粹》一书,成为不少数控从业者的帮手。
  他叫杨兴隆,中国兵器集团淮海工业集团的一名数控铣工。他也是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三晋工匠、中共兵器杰出工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的获得者。
  8月13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近杨兴隆,感受他在挫折中奋起拼搏、在攻坚中创新创造的敬业精神。
  他勇于挑战 攻克一个个卡脖子难题
  凌晨的工房外,蝉鸣声嗡嗡不绝,工房内,一台数控机床主轴的旋转声不绝于耳。机床旁的灯光下映出的是一张绷紧的脸和一双专注的眼睛,还有一双油渍斑斑的手在操作面板上快速地敲击着。
  这就是杨兴隆的工作日常,1977年出生的他,在淮海集团数控机床操作岗位上已有27年。一头黑白相间的头发,印证着他在一项项技术革新的背后夜以继日的苦思冥想。
  回望一路走过的历程,杨兴隆感慨万千,他说,1996年入职时数控机床还没有普及,厂里也仅有几台设备,刚入厂的员工中唯独他没有师傅,只能靠在学校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结合工作实践一点点地摸索实践。
  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杨兴隆简直“喜怒无常”,有时候蹦蹦跳跳活泼得像个小孩子,有时候驼背弯腰唉声叹气像个老头子,但领导和同事们都十分理解他,没有师傅可以请教,没有伙伴可以切磋,是有些“孤独”。就这样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瓶颈期,杨兴隆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和突破,因为他觉得能做一名“探路者”是一件很酷的事儿。也的确,杨兴隆一时成为年轻技能人员追逐的“偶像”,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淮海集团承制的产品有“三高”的特点,技术难度高、精度要求高、复杂程度高。尤其在科研试制阶段更是问题百出,可谓“摸着石头过河”,很多时候要有“第一次吃螃蟹”的胆量和“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由此,不断试路探险、打破常规,为他人所不能为便是杨兴隆的工作日常。
  杨兴隆说,最大限度的挖掘设备潜能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创新创效的法门。有一次,企业一项重点科研项目因为设备能力不足卡了壳,若依靠设备厂家进行机床后置处理开发,需要近30万的费用,且工作周期长还需配合厂家的时间安排,这样一来便远远超出了项目节点要求。他便主动请缨解决问题,那段时间他扎在书海中,与资料数据为伴,与机床程序为伍,经历了一次次的调试,一次次的失败,半年时间的潜心研究,最终用TCL语言编写了该后处理软件,完成了机床多种功能的开发,保证了零件的完美加工。
  作为技术工人,不仅操机干活漂亮,还能开发系列自动编程的辅助软件,攻克许多复杂数控设备无法自动编程的难题。这两手,让杨兴隆成为难能可贵的新型高技能复合人才。他开发的“智能同步”和“手工同步”双通道同步软件,使双通道双主轴设备的加工效率提高了两至三倍;开发的变轴车削的UG编程,解决了圆弧同时连接外圆和内孔的回转体衔接处容易留下接痕,几何精度与表面粗糙度不能满足要求的难题;利用操作法中的“找回法”找回一台“米克朗”五轴加工中心丢失的几何参数,将濒临报废的设备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独立配置了复杂数控设备的仿真系统,解决了几何结构特别复杂的数控设备加工中的干涉与碰撞令人难以预料的问题……
  他打破行业陈规 让老设备“智能”制造
  “产品内腔容积怎么测?用水称;如若零件放不平或者水流到外壁还能测准吗?测不准;那测不准怎么办?大概吧。”……这是几十年来数控行业内测量产品容积一贯的措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武器装备要求的提高,这样粗放式测量产品容积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必须探索一种能够精确测量容积的技术手段。
  杨兴隆主动扛起了这个沉重的担子,但要推翻一个行业多年的认知谈何容易?要打造一个新的理念到底该从哪里突破?整日里苦思冥想的他夜里经常失眠,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两鬓的头发迅速变白,眼镜也遮不住浓重的黑眼圈,同事们看到他憔悴的样子都劝他放弃,何必为难自己啃这么难啃的硬骨头。但杨兴隆毫不动摇,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攻坚克难,必须完成这个任务。
  经过近一年的推敲琢磨,杨兴隆在创新、失败、再创新的循环中反复,终于找到了方法,利用空气介质压力、温度、流量和体积的关系制作非标设备成功取代“称水法”以测量精度为加减1毫升的成绩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此,中华全国总工会资助杨兴隆该创新项目资金20万元。沈阳理工大学、兄弟单位等同行业人员带队到淮海集团向杨兴隆学习其中的瓶颈技术。
  淮海集团作为肩负履行“强军首责”的武器装备制造企业,聚焦产品质量提升作了大量的研制工作。随着产品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产品零件的复杂程度也与日俱增,一张平面图往往包含多个视角的投影视图,纵横交错的相贯线、眼花缭乱的旋转剖对操作者的读图水平是个极大的挑战,曾经就在产品试制的关键时期因为读图错误导致零件报废、试验延迟。
  面对科研人员的焦急、操作工的无能为力,杨兴隆再一次陷入了沉思,随即一个大胆且冒险的想法冒了出来,“让包括普通机床在内的所有操作工看到产品的三维图”。
  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在普通机床上安装工业平板、保证每一台设备联通局域网,还要让三维模型轻量化、三维尺寸公差中线化、生产管理信息化覆盖普通机床……接着,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硬件从哪里来?软件怎么设计?电子图档如何周转?怎样争取上级的认可和支持?
  带着这些问题,杨兴隆创新的思维不断闪现,在庖丁解牛式的可行性分析后,杨兴隆大胆向公司领导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令杨兴隆兴奋不已的是,很快就得到了公司强有力的支持。
  不久后,一台台老旧设备换上了新装,三维识图工业平板加持后生产效率成倍增长,产品质量节节攀升,老设备终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他对待零件精益求精 传道授业一丝不苟
  在杨兴隆看来,真正的工匠应该专注一件事,那就是精益求精,并将这种精神品质传承下去。
  不久前,承担加工任务的一位年轻同志为了加快速度,私自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提早了几秒钟卸货,虽然从理论上讲并不会对后道工序产生任何影响,但是精益求精的杨兴隆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加速”。就为这事儿,杨兴隆正颜厉色地跟那位年轻同志“理论”,苦口婆心地“教导”,直到这位年轻同志心服口服,这才被杨兴隆“饶”过。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会开玩笑说杨兴隆有严重的强迫症,但眼神中又难掩敬意。
  杨兴隆作为技能人才,他不仅善于创新,还善于总结,他也从不把自己的经验和技巧藏着掖着,不论是生产技术还是比赛技巧,总是对大家倾囊相授。为此,他编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多轴加工实战精粹》,成为不少数控从业者的好帮手。撰写的《基于VERICUT的双通道车铣复合仿真》等30余篇近20万字论文和总结发表在各种专业刊物上。
  除此之外,杨兴隆定期为企业设计人员和工艺技术人员针对UG建模及PMI应用进行理论和实操培训。疫情期间,他受邀通过技能强国网络平台“中工云课堂”直播网课《四轴转两轴数控加工》,向全国技能人员授课。据后台显示,该网课参与热度达4.5万,点赞3.2万,他也成为登上技能强国平台讲授直播网课的兵器集团首位工匠。
  与此同时,杨兴隆还通过企业官方微信平台用视频授课的形式介绍3D打印常识,并进行模拟操作,为广大技能人员提供掌上学习视频资料。多次应邀为省总工会、兵器集团公司相关技能人才以及北重、哈一机、辽沈、光电等兄弟单位授课,现场为兄弟单位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如今在淮海集团,一谈到杨兴隆无人不竖大拇指:“技术过硬,没有他干不出来的零件。”的确,多年的实践积累,使杨兴隆在数字化制造领域拥有了与众不同的建树与理解,对科研试制研究出了难能可贵的方法和技巧,现在的他不仅荣获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还是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数控铣工、高级技师、正高工。
  从业27年来,杨兴隆说,他始终践行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每一次突破作为一个全新的起点,一步一个脚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晚报记者 杨洲芬

(责编: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