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在即 候选人“各说各话”难言和
德国大选在即 候选人“各说各话”难言和
朔尔茨
默茨
哈贝克
魏德尔
德国计划于2月23日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以确定新任总理人选。1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社民党)总理候选人、现任总理朔尔茨同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领导人默茨、绿党籍副总理哈贝克以及德国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举行电视辩论,围绕民众关心的移民政策、经济发展等热点议题“交锋”。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默茨所在的基民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组成的中右翼最大在野党联盟党支持率大幅领先,有望胜出。但4位候选人的激烈辩论反映出,德国各政党在移民、经济等热点议题上分歧明显,无论谁胜出都将面临组阁难题。
1 各打“移民牌”
过去一年,德国发生多起与移民相关的袭击事件,刺痛民众神经,加剧德国社会对移民的不满,令移民政策成为本届大选中最不能忽视的话题。
在16日的辩论中,各候选人都力图表现出在移民问题上“有所作为”。朔尔茨提到,他所领导的德国政府已将首批非法移民遣返回阿富汗,他已将德国边境管控措施延长6个月至今年9月中旬,以应对国内日益增长的非法移民和安全问题。据德国内政部统计,近几个月来,德国已发现约8万起非法入境事件,逮捕约1900名人口贩运者。
联盟党主张对非法移民采取更强硬立场。在辩论中,默茨批评朔尔茨政府打击非法移民力度不够,驱逐人数太少。不过,默茨也有自己的“烦恼”:他此前提出的包括长久进行边境管控、驱逐难民等移民收紧政策引发争议。他提出的一项反移民动议在联邦议院获得一些极右翼德国选择党议员支持,被视为打破了德国传统主流政党不与极右翼政党合作的“政治防火墙”,在德国多地引发抗议。
另外,魏德尔在辩论中说,德国国内安全受到威胁,国家失去控制,这是德国人民不再希望看到的。而哈贝克则为移民家庭团聚辩护,并称这与非法移民无关。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伍慧萍认为,当前德国各政党都在大打“移民牌”。虽然默茨与极右翼政党“亲近”的做法引发一些争议,但他所在的基民盟支持率上升,说明默茨这步“险棋”起到了效果。
2 互批经济政策
经济问题是选民关注的另一个重点。近年来,受地缘冲突、能源危机等影响,德国陷入持续高通胀,外需疲软冲击工业出口,德国经济整体呈现低迷态势。在辩论中,候选人们纷纷大力攻击对手在经济和金融政策上的立场。
朔尔茨与哈贝克指责默茨所在的联盟党以及德国选择党推行不公正的税收政策,试图通过减税为高收入人群“减负”,且这些计划并未得到资金支持。哈贝克将默茨的政策称为“巫毒经济学”,指其不明智且自相矛盾。
默茨则批评朔尔茨和哈贝克领导的德国政府在应对本国经济增长疲软上不力,推出的供应链法案及关闭核电站等措施严重阻碍德国经济发展,加速德国经济衰退。
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实际下降0.2%,连续第二年负增长。德国媒体认为,德国经济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德国引以为傲的钢铁、汽车企业纷纷破产、裁员,民众当下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带领德国经济走出困境的政党。
3 组阁难度大
德国福沙舆论调查所17日发布的民调显示,各大政党或政党联盟中,联盟党排名第一,支持率为29%;德国选择党和社民党分别以20%和16%的支持率排名第二和第三;绿党支持率为14%。
德国主流媒体认为,默茨所在的联盟党有望在23日的大选中胜出,但由于其支持率未超过50%,则可能需要与其他政党组建联合政府。
德国国际关系学者埃伯哈德·桑德施耐德认为,鉴于默茨多次声称不会与德国选择党合作,所以目前大概率会形成“联盟党+社民党”或“联盟党+绿党”两种政府架构。桑德施耐德认为,“倘若联盟党与绿党联合组阁,可以预见,新政府将像朔尔茨如今领导的‘红绿灯联盟’一样,因政党间无止境的争吵而最终破裂”。
也有专家认为,默茨此前曾公开表示出任总理后会取消朔尔茨政府的部分政策,这给“联盟党+社民党”政府的组建增加了难度。同时,德国传统主流政党间一直保有维持政治稳定的默契,但默茨在收紧移民政策时拉拢极右翼政党的做法破坏了这种默契,导致政党间妥协意愿下降、裂痕增多,恐将为后续政府组建蒙上阴影。
据新华社
链新闻 极右翼势力崛起撕裂德国社会
2月23日联邦议会选举的临近,使德国国内政治气氛日益紧张。近日,德国多个城市爆发反极右翼势力大游行,数十万民众走上街头,反对各主流政党与德国选择党合作。
本次示威活动的导火索是德国最大在野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在联邦议院发起的一项关于限制移民的提案。为回应1月底在巴伐利亚州阿沙芬堡发生的持刀袭击事件,基民盟发起的这一提案呼吁实施永久边境管制。该提案最终因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的支持而获得了议会多数票。基民盟总理候选人默茨随即受到严厉批评,人们称其破坏了二战后德国全力构筑的“防火墙”,即主流政党不与极右翼势力合作的政治默契。
反极右翼浪潮席卷全国
系列示威事件已经持续数日。据警方统计,仅在柏林就有至少16万人参与游行。由于示威人数众多,不少示威者在国会大厦集结后纷纷涌向基民盟总部,柏林交通公司为此甚至关闭了国会大厦地铁站。2月8日在慕尼黑的示威活动规模更为庞大,约有25万人参与。示威活动还得到了包括教会机构以及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哥廷根的示威活动中,不少示威者静坐或向警方投掷烟头、鸡蛋和瓶子等物品,导致3名警察受轻伤。
2月8日,德国选择党在莱比锡举行的竞选活动遭到了示威者的攻击,警方不得不动用数百名警力保护德国选择党联合主席蒂诺·克鲁帕拉的人身安全。2月11日,克鲁帕拉在柏林举行的外国记协记者会上对记者表示,在莱比锡发生的示威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抗议活动范畴,抗议者破坏建筑物、袭击警察,阻挠并用言语侮辱德国选择党的支持者,这样的状况必须改变。
与以往的游行示威不同,此次游行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来自德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不仅包括政界、宗教界、体育界、环保组织成员以及普通民众,更有多位政客发声批评默茨借助德国选择党获得多数票的行为。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演讲中表示:“在德国,与极右翼合作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75年多以来,政界一直有一个明确的共识,即不会在议会中与极右翼结盟。你们(基民盟)在一时冲动下打破了我们的基本共识。”前总理默克尔也在个人网站中表明立场,“这个限制移民的提案体现了极大的政治责任感,我对此完全支持。但我认为在今年1月29日的联邦议院投票中不再遵守承诺,反而依靠选择党的选票形成多数这一行为是错误的”。默克尔还敦促所有政党超越党派界限,在事实基础上真诚合作,确保移民政策的调整建立在现行的欧洲法律框架之内,避免更多极端袭击事件发生。朔尔茨及外交部长贝尔伯克等政要也现身集会现场,对民众捍卫“防火墙”的行为表示赞许。
德国选择党的崛起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经济与移民问题交织是核心推力。近年来,德国经济持续低迷,2023年、2024年GDP分别萎缩0.3%和0.2%,企业破产创历史新高,能源危机与通胀加剧民生压力。与此同时,一系列涉及移民的暴力事件激化了社会矛盾,德国选择党借机将移民问题塑造为“国家安全威胁”,提出“封锁无证外国人入境”“取消乌克兰难民津贴”等激进的移民政策,吸引了不少对社会现状不满的选民。此外,全球极右翼浪潮的联动效应也不容忽视。欧洲极右翼政党如法国国民联盟、匈牙利青民盟结成“欧洲爱国者”议会党团,成为欧洲议会第三大势力,试图将反全球化、民族主义包装为“新政治正确”。此外,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公开支持德国选择党,更使其理念在主流社交媒体中广泛传播。
德国选择党的崛起引发德国民众的强烈担忧。人们认为德国选择党的极端观点和政策不仅违背了德国的民主价值观,还可能加剧社会分裂,危及政治制度的稳定。此外,犹太团体和其他少数族裔也对德国选择党的崛起深感不安,担心社会包容性被削弱,自身安全受到威胁。
选后组阁或打破政治禁忌
不少舆论分析认为,默克尔在大选前夕公开批评自己所属政党基民盟的总理候选人是一个重要信号,暴露了联盟党(基民盟及其姊妹党基社盟)内部在如何处理德国选择党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这一问题上存在分歧。尽管包括联盟党在内的德国各主要政党明确表示不会与德国选择党合作,但该党影响力的提升可能迫使主流政党在政策上向右倾斜,以争取选民支持。大选在即,德国选择党支持率的上升也会增加组阁的难度,这使得目前支持率最高的基民盟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在大选后的组阁策略。
目前,德国选择党的政治影响力显著提升。民调机构INSA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月10日,该党支持率已达到22%,仅次于联盟党的30%。目前的执政党社民党则为15.5%。
从民调结果来看,各政党均无法单独执政,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大联盟”,即基民盟和社民党两大传统政党的组合。但由于移民政策等方面的分歧,不排除谈判陷入僵局的可能性。“黑绿联盟”(联盟党和绿党)的支持率预计不会达到议会多数,无法完成组阁。对于联盟党来说,是否与德国选择党合作将是一个两难选择:如果联盟党为组阁再次试探与德国选择党合作,打破德国多年来的“政治禁忌”,不仅将违背自身的承诺,还将进一步激化社会对立,甚至引发宪政危机;如果联盟党坚守承诺与德国选择党划清界限,那么可能要被迫组建三党联盟,届时其在移民、能源和经济等多个重大议题上将面临更大的妥协难题,德国“红绿灯”政府(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联合政府)的解散就是前车之鉴。与此同时,德国选择党若维持20%以上的得票率,即使不参与组阁,也将影响未来关键政策的制定。
因此,德国的反极右翼抗议活动不仅是民众对本国极右翼势力的强烈反抗,更是全球极右翼势力上升背景下德国社会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近期的游行反映了德国社会对极右翼崛起的担忧,也展现了民众对维护社会多元性和传统价值的坚定信念。随着大选的临近,德国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考验——主流政党能否坚守政治默契,联手抵制极右翼政党。德国的选择不仅关乎自身,也将对整个欧洲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光明日报》本版图片来源网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