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治疗效果个体差异大
颈椎治疗仪,缓解疲劳良品还是智商税?
价格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治疗效果个体差异大
颈椎治疗仪,缓解疲劳良品还是智商税?
从百元入门款到两千元旗舰机,颈椎按摩仪在电商平台上持续热销,成为现代人对抗“低头之痛”的宠儿。然而,面对价格悬殊、功能各异的产品,消费者心中不禁打上问号:这究竟是缓解疲劳的科技良品,还是收割焦虑的“智商税”?8月19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价格悬殊的“护颈”生意
作为需要伏案办公的“低头族”,90后卫女士热衷于按摩。从办公楼附近的盲人按摩、中医馆、筋膜放松理疗馆,再到家里摆放的各种按摩仪、按摩椅,可以说市面上有的按摩方式,她都体验了个遍。在按摩仪热度大火的前两年,卫女士最期待下班后回家靠在沙发上边用按摩仪边追剧,但现在的她更喜欢疲惫时去线下按摩店做一小时按摩。她向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抱怨道:“按摩仪只有一点点电流的触电感,买一台机子都够我去店里做10次了。”摆在卫女士家里“吃灰”的按摩仪并不便宜,售价在1000元以上。
打开某电商平台,搜索“颈椎按摩仪”,映入眼帘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选择和巨大的价格鸿沟。从价格上看,百元区间的产品,均为基础款脉冲式或简易物理揉捏式产品,主打“性价比”。300元到800元,为该类型产品的主流价格区间。销量靠前的,是数个知名品牌的知名产品。这个价格区间,功能更丰富,包括多模式、多挡位,还有热敷、APP连接等功能。千元以上高端旗舰产品,具备“生物微电流”“智能体型检测”“3D立体揉捏”等高科技概念的产品,价格更是冲破2000元。
市场数据印证了其热度。据相关行业报告,中国颈椎按摩仪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已突破百亿大关,且预计未来仍将持续扩张。庞大的用户基数,包括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沉迷手机的“低头族”以及饱受颈肩酸痛困扰的中老年人。这些人群,构成了坚实的消费基础。焦虑的痛点、便捷的解决方案、商家铺天的营销,共同点燃了这场“护颈”消费热潮。
原理与效果的理性审视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主流颈椎按摩仪主要分为三大技术路线:脉冲电流式、物理揉捏式和热敷类。
脉冲电流式是通过贴在皮肤上的电极片,释放低强度、特定频率的微电流,作用于感觉神经,干扰痛觉信号传递,产生麻木感以暂时缓解疼痛,同时刺激肌肉收缩放松,缓解僵硬。这种功能的颈椎治疗仪,治疗效果个体差异大,部分人可能感觉微弱或不适,作用是即时舒缓感明显,尤其对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但本质上属于神经/肌肉的“信号干预”,并不能治疗颈椎结构性问题。
物理揉捏式的产品,可模仿人手揉捏、敲击、按压等按摩动作,利用内置机械马达驱动按摩头运动。可以提供类似传统按摩的“物理触感”,放松肌肉筋膜效果更直接,体验感更“实在”。但体积相对较大,便携性稍差。
热敷类是多数颈椎按摩仪产品的常规附加功能。其原理是通过发热元件,如石墨烯、碳纤维等提供局部热疗。效果是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对受凉或慢性劳损有一定辅助作用。这类产品技术成熟,成本不高。
颈椎按摩仪能不能治疗颈椎疾病?“颈椎按摩仪能提供的是症状的暂时缓解,而非疾病的治疗。”山西某三甲医院推拿科魏大夫强调,“它们对于缓解肌肉疲劳、紧张性疼痛有一定辅助作用,但绝不能替代正规医疗。如果疼痛持续、伴有手麻头晕等症状,必须就医、明确病因,盲目按摩可能适得其反。”
价格≠价值的博弈场
高溢价产品是否等于智商税?从业者陈先生认为,这一点需从多个维度审视。从颈椎按摩仪的性价比而言,核心功能边际效应递减。百元级脉冲产品已具备基础脉冲和热敷功能,千元级产品可能在脉冲模式数量、电流控制精细度、外观材质、智能连接上做文章。这些升级带来的体验提升是否与数倍的价格差匹配?对普通用户而言,基础功能可能已足够。同时,“纳米”“量子”“生物微电流”“激光穴位”等词汇常被用于包装高端产品。消费者需警惕缺乏明确科学依据和第三方验证的夸大宣传。真正的医疗级设备需要严格的审批认证,而市面上的按摩仪多属小家电范畴。
部分商家在宣传中模糊“缓解”与“治疗”的界限,暗示甚至明示产品能“治疗颈椎病”。这不仅误导消费者,更可能延误正规治疗,存在法律和健康风险。
陈先生认为,“智商税”的矛头,更应指向那些利用信息不对称,以虚高价格兜售低效或虚假功能,并作出误导性医疗承诺的产品。而对于品质可靠、功能实用、定价相对合理的产品,称之为“舒适税”或“便捷税”或许更为贴切。陈先生称,这里的“舒适税”是指消费者为缓解不适、提升生活便利性而支付的合理成本。
该如何选购?7月8日,滇黔桂消费维权联盟联合发布23款颈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为消费者揭开了真相。同时,明确指出颈部按摩仪是放松工具,而非治疗仪器。提醒消费者,切勿被宣传误导。该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优先选择专业按摩器械品牌,售后更有保障。基础物理按摩款价格一般在100元至300元,电脉冲款200元至800元,高价产品未必效果更优。可先线下体验再购买性价比合适的产品,或选择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的渠道进行购买。按需选购,物理按摩款适合喜欢明显力道的人群,电脉冲款适合追求便携的人群(敏感肌需谨慎),热敷等附加功能按需选择,避免为不必要功能付费;注重产品细节,选择可调节绑带、透气面料的产品。长期佩戴建议选择重量小于300克的款式,减少颈椎负担。接触面优选透气面料或硅胶,过敏体质应避开劣质皮革。
这份消费提醒中,还特别指出需严格遵守说明书指引。首次使用从最低挡位开始,单次使用不超过15-20分钟,每天不超过2次,避免肌肉过度刺激;热敷温度建议控制在45℃以下,防止烫伤;电脉冲模式避免作用于颈部前侧(喉部、颈动脉窦附近);颈椎病患者、孕妇、心脏病患者及皮肤破损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郭卫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