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抗战历史 凝聚前行力量

——各地纪念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国内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儿女勠力同心,终于迎来14年浴血奋战的胜利曙光。
  牢记艰苦卓绝的奋战,迈上昂扬奋进的征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全国各地以不同形式重温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先烈、赓续抗战精神,在和平之光的沐浴下凝聚奋进前行的力量。

铭记奋战史诗 不忘艰辛来路

  15日上午,湖南怀化芷江细雨朦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前,一块大型展板静静矗立。
  当日,一批“二战—芷江”珍贵历史照片展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凝视。照片中,有独臂士兵顽强地推车运送弹药,有战士们在雪峰山阵地构筑工事……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动情地说,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终于取得正义的伟大胜利,我们更应守护好来之不易的和平。
  历史会逐渐久远,但血的教训不能忘却。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
  今年的8月15日,也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建馆40周年。陈列馆当天公布一批新罪证新史料,包括3010页档案、194分钟影像等,同时发布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遗址文物图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15日,第四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际友人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郑重地接受证书。
  托马斯·拉贝说:“作为后代,我们理应以身作则,面对冲突与不义,绝不能袖手旁观,而要始终致力于推动和平与发展。”
  自2022年以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已完成四批“传承人”认证。从幸存者后人到国际友人后代,他们通过刻骨铭心的家族记忆与历史联结,为铭记历史、传播和平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缅怀热血英魂 赓续正义薪火

  任凭惊涛骇浪,屹然砥柱中流。
  340余份珍贵历史文献档案、100余份敌后战场电文、战报……中央档案馆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联合主办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专题展览15日向公众开放,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一位胸前佩戴着党员徽章的母亲带着自己8岁的儿子前来参观,在她看来:“这些档案是滚烫的血,是民族的魂。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带孩子来参观学习,希望他从小在心里种下一颗爱党爱国、奋发图强的种子。”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15日上午,南岳衡山苍松挺立,忠烈祠内庄严肃穆。前来缅怀英烈的游客们神情庄重,为抗日阵亡将士献上一束束鲜花。
  硝烟散去,光明重现。
  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正义审判——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史实特展》15日正式开展。
  2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百余件实物档案及审判文献……展览全景式、系统性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公开审判的历史,彰显中国人民的法治精神与和平信念。

传承伟大精神 奋进时代征程

  抗战的胜利,不仅是山河的光复,更是人心的洗礼、精神的重塑。
  15日,北京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者络绎不绝。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历史视频、“密苏里”号战列舰3号锅炉铭牌……《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的一系列展品吸引着人们驻足、凝望、深思。
  “希望世界和平。”几位抗战老兵坐着轮椅来了,胸前的军功章闪耀着不灭的光芒。附近的参观者停下脚步,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
  这一天里,前来参观主题展览的人数再创新高,累计已超40万人次。“好好珍惜时光”“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让我们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无声的留言簿上,人们的心声振聋发聩。
  以史为鉴,砥砺前行之志。振奋精神,更好催人奋进。
  15日上午,一场名为“胜利矣!——从抗战胜利到人民解放”的历史文化公益导览在重庆市渝中区举行。
  队伍中,人们手持印着当年报纸头版“日本投降矣!”标题的卡片,从解放碑出发,步行至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史实展馆。当年为庆祝抗战胜利所立的纪念碑,如今被现代化高楼大厦环绕,周围处处一派繁华景象。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15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内,来自各地的观众在“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上海抗战主题展”中久久驻足。
  纪念馆馆长孔祥俊说:“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才能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好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据新华社电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