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述评之四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国内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对外开放,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当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扩大开放难度增加、要求更高。落实好会议部署,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需加强政策统筹协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发挥各类平台作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强支持 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这个夏天,“苏超”爆火的同时,“苏造”也在升温。
  凭借零排放、低能耗、智能高效等优势,近日,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为欧洲市场量身定制的15台纯电动装载机整装待发、“逐浪出海”。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出口起重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431.7亿元,同比增长17.9%。
  为方便这些“大家伙”走向海外,南京海关通过培育AEO高级认证企业、创新“抵港直装”监管模式等便利化措施,帮助企业降低货物查验率、免除担保、压缩在港停留时间、减少物流成本。
  企业奋力突围,政策鼎力护航。
  此次会议提出“帮助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强化融资支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等多项具体举措。
  “今年以来,个别国家滥施关税,严重破坏国际贸易规则,不仅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也给我国外贸企业造成订单损失、货物积压、现金流紧张等影响。在此情况下,从融资、内外贸一体化等方面为他们找销路、注活力,有助于稳订单、拓市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庄芮说。
  助企惠企“政策包”落地见效,必须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
  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优化口岸开放布局、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今年以来,我国从推进综合改革、重大平台建设、经贸产业合作等多个方面赋能外贸企业破局拓新。最新一期中国海关贸易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信心都连续两个月回升。
  政策是引导发展方向的“指南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国际经贸研究室主任张宇表示,随着政策力度加大,广大企业开拓创新、克难奋进,各方面团结协作、共迎挑战,中国外贸外资的韧性将持续显现,发展动能将更加强劲。

优环境 拓展可持续发展空间

  近期,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落幕。本届链博会,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闭幕当天,霍尼韦尔、GE医疗、西门子、康宁等百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签署第四届链博会参展意向,提前拿到下届“入场券”。
  链博会上不断扩大“朋友圈”、更强更足“链接度”,既源自中国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源自中国开放发展释放的红利与机遇。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会议对深化改革、优化环境作出相关部署。
  当前,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持续缩减,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已全部“清零”,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有序开展;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着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有效激发起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3万家,同比增长11.7%;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4.7万家,进出口增长7.3%,占进出口总值近六成。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张宇表示,随着2025年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一个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坚定开放合作的中国,必将为动荡世界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为所有拥抱合作的国家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搭平台 加速绘就开放新图景

  12月18日,探路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零关税”政策更加优惠、贸易管理措施更加宽松、通行措施更加便利、监管模式更加高效精准……一系列封关运作政策措施,彰显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对外开放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会议强调要“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
  201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部署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布局覆盖东西南北中。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已累计复制推广37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
  从自贸试验区到自由贸易港,从重大展会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多层次开放平台相互赋能,正推动我国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全面升级。
  “大门敞开,才能共享大市场、新机遇。”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建设好自贸试验区等平台,是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推动制度型开放的实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

(责编:李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