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数据勾勒我国“十四五”外贸“稳中提质”成绩单 对外开放展现新亮点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国内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央视网消息:7月21日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我们来看外贸的成绩。“十四五”期间,我国外贸在全球变局中逆势上扬,顶住压力、稳中提质。五年来,不仅“做大了体量”,也“做强了结构”,更“锻造了韧性”,贸易强国建设步伐加快。

“十四五”期间,外贸体量持续扩大。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4%,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服务贸易规模202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十三五”末的56%提升至2024年的64.8%。

 

外贸结构更加优化。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2.7万亿元,5年增长67%。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38%,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额增长近四成。2024年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18.2%,相当于出口中每5美元里就有近1美元来自高技术产品,“含金量”“含新量”持续攀升。

外贸韧性不断增强。面对外部挑战,我国积极拓展多元市场。东盟已经连续5年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贸易额同比增长9.6%。2024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已经超过了50%。五年来,我国外贸产供链更完备、更灵活,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更强、底气更足。

海关总署:上半年我国西部地区进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西部地区持续优化外贸结构,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创历史同期新高,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新亮点。

今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依托青藏铁路与318国道资源,实现全链条高效联动,整体物流效率提升50%。西藏贸易伙伴拓展至110个国家和地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2.7亿元,同比增长18.1%。

四川以5190.9亿元进出口规模领跑西部,成都凭借“双国际枢纽机场”优势,国际及地区定期客货运航线增至80余条,助力四川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西安国际港站已成为现代化“内陆港”,中欧班列(西安)从“一条线”发展为“一张网”,18条国际干线连接欧洲25个国家220多个城市、亚洲11个国家100多个城市。

今年上半年,中老铁路进出口货值突破128亿元,跨境货物品类由最初的500余种扩展至3000余种,为西部开辟 “出海”新通道。

在重庆,电子信息产业成外贸增长引擎。全球每3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1台产自重庆,每10部手机中就有1部“重庆造”。重庆正充分发挥“双循环”枢纽作用,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3+2”省(区、市)经新通道进出口超4567亿元,同比增长17.1%。

在贵州,轮胎5G智慧工厂内,智能制造加快推动产品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贵州轮胎目前已形成5大系列、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出口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以来,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以通关新模式激发外贸新动能。铁路口岸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3天压缩至16个小时,出口货物作业时间从6小时压至1小时。新疆已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生贸易往来,进出口总值超2808亿元,同比增长28%。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副司长陈宗旺称:“我们从提升开放平台能级、促进贸易便利化到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落地,极大拓展了西部地区的外贸腹地。下一步,海关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口岸、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培育更多外贸新动能。” 

(责编:董春平、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