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模型到大应用

——业内热议人工智能如何加速落地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国内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产业迎来新一轮变革,大模型能力的突破式迭代和推理成本快速下降使得大模型应用迅速发展。日前举行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上,业内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第三次发展浪潮中的一个新的拐点,原生多模态、具身智能、世界模型等未来大模型技术愈发“风生水起”。
  “数字工厂”“灯塔工厂”等点亮传统产业发展之光,企业、学校、医院等大量应用场景中嵌入AI大模型……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广泛且丰富。
  业内反映,大模型应用在过去一年内呈现成本大幅下降态势,这为人工智能应用加快落地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
  百度副总裁阮瑜表示,整体来看,大模型的成本下降,企业端的大模型应用比例显著提升,AI大模型应用已开始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工具。
  今年5月,快手可灵推出全新2.1系列模型,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提升复杂场景视频生成能力。以可灵AI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已深度嵌入影视、游戏、广告营销、电商、文旅等产业。
  快手科技副总裁、可灵AI技术负责人张迪表示,未来视频生成技术将持续演进,能为具身智能提供互动仿真的环境,有助于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进一步助力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赋能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规模大、涉及面广、场景丰富,是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主战场。”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赵超凡说,“我们将持续深化应用赋能推广,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遴选‘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标杆’,树立标杆解决方案,引导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实体经济。”
  北京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杨梅工业”智能体开发和应用平台上线开源,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供需对接服务平台,开源中国发布“Gitee Xtreme 极智AI”,中国移动发布AI三维能力体系……论坛上,一批“揭榜挂帅”大模型应用需求向全社会发布,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全景展现。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所副所长顾维玺举例,当前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广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人工智能服务企业有效获客渠道少、工业场景壁垒高,制造业企业关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认知少、人工智能预期效益不清晰等。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供需对接服务平台将促进供需信息和资源的高效对接。
  人工智能与工业场景的加速融合已成为发展趋势,供需协同将为人工智能产品性能升级和工业场景降本增效提供“催化剂”。
  奇绩创坛合伙人毛圣博表示,中国工业门类齐全,这意味着我们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宝贵的数据。充分发挥产业链、应用场景和市场规模的优势,相信我们能够构建出全新的AI供应链和产业生态。

新华社记者阳娜 吉宁

(责编:李琳、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