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为全球发展增信心、添动力

——中外与会嘉宾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国内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在25日至28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中国经济成为与会嘉宾关注的焦点。
  “亚洲占全球贸易量的40%左右,而亚洲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中国。”在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政策顾问扎法尔看来,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以及提出的一系列国际发展倡议,对亚洲国家迎接挑战至关重要。
  在本届论坛年会期间,许多与会嘉宾表示,面对时代发展浪潮,中国正在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推动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应对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挑战。
  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说,全球未来发展将聚焦亚太地区,在区域合作规则的构建中,中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亚太地区更为协调、一体化的经济体系很有信心。”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成果显著。中国创新发展之路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美国前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说,中国在经济增长和技术革新等领域取得的进步“非常了不起”,总是能用新事物令世界感到惊喜。他认为,中国有很多人才,他们受教育程度高,且富有创新精神,与此同时,中国的开放政策带动了资本流动。这两大因素加速了中国的发展。
  “中国在全球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更多亚洲地区国家更快地用上新技术、新能源,有效降低发展成本,支持经济快速增长。”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说,中国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中国政府在创新产业融资等方面有针对性政策,这些都在推动科研和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创建了卓越的创新生态体系。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的眼中,中国经济韧性是我们对未来企业发展充满信心的重要原因。他说,中国企业正在拥抱新技术,通过创造竞争力产品,抵御价格竞争和市场收缩风险。
  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也是本届论坛年会的重要议题。不少与会嘉宾认为,在推动全球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有丰富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毫无疑问,中国是全球绿色发展的先行者、领导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兼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说,中国在光伏利用等方面提供的方案是双赢多赢的。
  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副总干事海伦娜·麦克劳德认为,中国是推动绿色变革的重要引领者,“在政策支持、资本投入和创新生态的推动下,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储能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助力亚洲成为绿色技术研发的全球先锋”。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深有体会地说,得益于中国技术的发展、可再生能源供应链成本的优化,绿氢的成本可以降低50%,这有助于沙特实现脱碳。
  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增信心、添动力。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看来,中国的开放政策,尤其是单边开放政策,有重塑世界贸易格局的能力。他说,中国的单边开放政策正在扩展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身市场的开放就是一个国际公共产品。”
  “沙特‘2030愿景’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紧密对接,为跨国投资和技术交流创造大量机遇,推动经济发展。”沙特基础工业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卜杜拉哈曼·阿尔-法季说,通过将西亚的能源资源和原材料优势与东亚的技术专长和基建能力有效对接,各方将能共同打造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与可持续材料的协同价值链。
  “中国出口有很好的韧性,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也影响和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表示,“中国市场的健康对全球非常重要,中国国内市场有助于我们扩大创新发展。”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所言,中国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亚洲乃至全世界带来新的机遇。

新华社记者刘开雄 吴茂辉 王与点

记者手记
在博鳌亚洲论坛感受世界对中国的期待

  碧波银滩,椰风暖人,又一个美好的春天。中国海南,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如约而至。这场围绕巨变、应变、求变的思想聚会,吸引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与会代表前来。
  跨越山海而来的新朋老友,有高级政府官员,有国际机构负责人,有知名专家学者,也有跨国企业高管。
  “博鳌亚洲论坛让各国领导者、思想者和决策者能够走到一起,共同商讨如何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印尼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统筹部长阿古斯的一席话,道出了许多与会嘉宾的心声。
  今年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巨变之下,如何应变?何以求变?
  本届论坛年会的议题设置,聚焦当下全球和区域发展突出挑战。AI如何做到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在世界大变局中如何重建信任?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何去何从?……各方嘉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变,往往蕴含着不稳定、不确定。许多嘉宾表示,必须为这个世界寻找确定性。中国,就是稳定性的重要来源。
  “中国经济体制的一大核心优势在于稳定性。”长期观察中国发展的挪威商学院战略学教授卡尔·费直言,中国政策的可预期性为世界注入更多信心。
  一个场景颇有意思。3月25日下午,论坛年会首场高端对话聚焦“中国改革与经济前瞻”,前来听会的人们挤满了房间。
  台上,三位中方发言嘉宾深入阐述。台下,差不多一半是外国听众,不少人全程站着,专注聆听。大家都想知道,中国改革要往哪里走,中国经济要从何处发力。
  中国两会闭幕后不久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是外界希望了解中国发展方向和政策举措的重要平台。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说,中国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走上促进世界发展的道路,读懂中国才能更好发掘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与会外方嘉宾在中国已经待了好些天。一些跨国企业高管从前几天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转场而来,还有一些人则是到中国多个城市走企业、进工厂、访院校后,再来到博鳌。
  英国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说,深耕中国市场30多年,阿斯利康见证中国在生命医学领域不断取得发展,“我们相信,中国创新可以帮助全球数亿患者”。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卜杜拉哈曼·阿尔-法季表示,实现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创新与合作两个主要因素,“而在中国,我们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看到了广阔的机遇”。
  中国依然磁力满满,这是很多外企高管的共同感受,中国行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投资中国、深耕中国的信心。
  时代的浪潮始终奔涌向前。一个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中国,将为变乱交织的世界不断注入正能量,持续成为兴业展业的热土、合作共赢的舞台。

唐诗凝 夏天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