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尖招生”“暗箱操作”……
教育部对这些行为“亮剑”
“掐尖招生”“暗箱操作”……
教育部对这些行为“亮剑”
3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进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严格管控试点实验项目等特定类型招生,严肃查处招生入学环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提高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
专项行动提出7项重点任务——
严格实行就近入学政策
健全常住学龄人口变化监测预警制度。
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片区内登记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或学校实际办学承载能力的,按照已公示明确的规则录取,未录取的学生需在相邻片区就近协调安排入学。
严格落实免试入学要求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通过文化课考试、测试等方式选拔学生。
入学后实行均衡编班,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
严禁以“校园开放日”等名义进行违规招生宣传或考察学生、家长。
严格管控特定类型招生
各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以及外语、体育、艺术等特定类型招生全面实行省级审核制度,开展招生项目评估,建立招生项目台账,从严控制学校数量、招生规模,严格规范招生范围和程序。
数学、科技类等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要坚持不掐尖、重培养,原则上不得与小学、初中招生入学挂钩,严禁随意突破招生范围。
严格规范民办学校招生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全覆盖,民办学校在审批区域内招生,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县(市、区)学生入学需求。
要以县(区)为单位对民办学校开展全面排查,对有停办风险的,属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前预警并做好学生安置预案。
加强随迁子女入学保障
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
落细特殊群体支持措施
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关爱帮扶和教育资助,确保应入尽入。
制定本地区多孩子女义务教育长幼随学政策。
落实“教育入学一件事”
完善本地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指引,进一步优化入学流程、精简证明材料。
以数字化赋能招生入学工作,加快实现报名、材料审核、录取“线上一网通办”。
提升线下办理服务水平,推进“线下只进一门”。
专项行动明确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接受社会监督。教育部于4至9月在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平台设立“义务教育违规招生问题”专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畅通举报投诉受理渠道,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专门的招生入学热线并主动公开。
稿件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