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健全 六部门发文→
到2035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健全 六部门发文→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林草局消息,近日,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金融监管总局六部门联合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规划》在系统总结天保工程20多年成效经验基础上,对新时期我国天然林保护修复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要求、战略布局、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以构建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天然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以提升天然林质量效益为核心,推动天然林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到2035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天然林面积保持在25.8亿亩左右,质量实现根本好转,天然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功能完备。《规划》明确,对所有天然林和非天然公益林实施一体化管护,全面落实管护责任,不断提升管护能力,管护面积32.35亿亩;采取抚育、改造、促进更新等综合措施开展系统修复,对亟须提升质量的4.01亿亩森林进行重点攻坚;持续优化林区民生保障机制,兜牢国有林业单位职工基本民生底线,促进林区绿色发展,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在做好与现有政策平稳衔接的基础上,着力改革创新。一是实行天然林保护与公益林管理并轨,实施一体化保护,进行分类管控,重点保护区域实行严格保护、一般保护区域开展科学经营,着力构建保护发展新格局。二是遵循天然林演替规律,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保育并举,加强天然林系统修复,实施可持续经营,全面提升森林质量效益,着力开创提质增效新局面。三是通过科学安排天然林保护修复任务,推动“养人”向“干事创业”转变,持续深化国有林区林场改革,着力健全民生保障新机制。四是加强资金统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天保工程二期中的国有林管护、社会保险、政策性社会性支出、森林抚育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等补助,整合为森林保护修复补助,由地方按规定统筹使用,用于保护修复、转型发展和民生保障,着力完善资金支持新政策。五是加强项目库管理,年度任务落地上图,强化日常监管,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等,着力创新考核管理新方式。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