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引导中长期资金更好入市 中国绘制“施工图”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国内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A股22日迎来重磅消息: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表示,中长期资金投资运作专业化程度高、稳定性强,对于克服市场短期波动、稳定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官方持续出台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其中,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去年9月曾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2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是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指明方向的纲领性文件,属于“路线图”;此次出台的《方案》更具实操性,更类似于“施工图”。

在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看来,在大方向上,《方案》与《意见》一脉相承,但《方案》更加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内容也更加聚焦打通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中长期资金入市进入实施落地阶段。

《方案》主要举措包括五个方面: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薛洪言指出,《方案》提出的举措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包含明确的定量要求,方便后续进行效果检验。

“比如,在‘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方面,《方案》提出,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等等。预计举措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薛洪言对中新社记者说。

在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看来,《方案》举措的重要亮点在于将国有保险公司等专业机构的经营绩效考核周期延长到三年以上。三年以上的考核指标有利于机构更有效地跨越牛熊周期的波动,有助于稳定股市。

具体而言,《方案》提出,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细化明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五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加快出台企(职)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

谈及《方案》出台对A股的影响,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方案》旨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稳住股市、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等重要决策部署。近期A股市场虽有一定调整,但《方案》通过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吸引更多资金入场,有利于提振投资者的信心和入场意愿。

薛洪言认为,《方案》强调打通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堵点,并强调基金要树立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资本市场资金供需结构和微观生态。未来随着各项措施逐步落地,资本市场生态有望迎来持续改善,助力长牛慢牛行情的形成。

(责编:王丹、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