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公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调整水分较大的赛事 防止“搭车”“混证”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调整水分较大的赛事 防止“搭车”“混证”
最新修订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已于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标准》涉及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以下简称等级称号)的授予,而等级称号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和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业内简称为体育单招)的报名资格相关,因此此次修订颇受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和其家长的关注。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相关人士日前接受了记者专访,对与《标准》修订有关的事项进行解读。
控量提质、严防造假
据相关人士介绍,本次《标准》修订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不断加强和规范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工作。由于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与其他优惠政策挂钩,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个别地方出现了政策走样等问题,扰乱了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秩序。为进一步从制度上推动实现体育行业风气根本好转,结合持续深入推进落实中央巡视整改,坚决遏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掺水”“造假”问题,国家体育总局对《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新《办法》取消了运动员书面申请、体育部门逐级审核等环节,调整为赛后公示授予等级称号,并在授予主体、等级标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新《办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而《标准》是相应的配套政策。
根据《办法》,等级称号分为5个等次,分别是: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标准》修订之后,业内人士普遍感觉获得等级称号的难度明显提升。相关人士表示,这次修订坚持导向鲜明、统筹兼顾、从严从紧的基本原则,突出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鼓励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竞技成绩的根本目标。修订体现了适当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导向,在可以授予等级称号的赛事中,调整、删除了一些过去水分比较大、管理比较混乱的赛事,其目的是让那些真正优秀的运动员获得等级称号,尽量控制和防止“搭车”“混证”的情况。
更精准地扶持“三大球”
由于足球项目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由中国足球协会单独制定公布,这次修订后的《标准》未包括足球项目。篮球和排球在可授予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的赛事数量和组别数量上,明显高于其他集体球类项目。与此同时,与以往集体球类项目主要以球队成绩作为授予等级称号的依据不同,修订后的《标准》更加细化了对运动员个人技术水平的要求,如明确规定“未上场比赛运动员不得授予等级称号”,并结合不同项目实际,将上场时间、技术统计、体能测试等列入授予等级称号的必要条件。此外,在乒乓球、羽毛球、棋类等项目中,将运动员在团体比赛中的个人出场率、胜率、胜场数等列入授予团体项目等级称号的必要条件。相关人士表示,以往在一些集体球类和个人项目的团体赛中,的确出现过水平没有那么高的选手“搭车”拿证的情况,这次的修订是有针对性的。
据相关人士介绍,这次的修订充分考虑了不同项目的竞技水平、赛事体系、发展趋势和普及推广等因素,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对《标准》涉及的赛事、组别、小项、成绩等进行整体把握和统筹调控。国家体育总局对于“三大球”振兴高度重视,中国足球协会在等级称号的授予、等级标准制定等方面已经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而这次的修订对篮球和排球项目也做了适当的倾斜,体现了较大的支持力度。
根据《标准》,新创办的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也被列入可以授予一级运动员等级称号的篮球和排球赛事名录。考虑到《标准》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而首届三大球运动会在今年11月已经举行,国家体育总局作出相关安排,印发了《体育总局关于公布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篮球、排球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有关三大球运动会的政策将提前生效。
深化体教融合、推动赛事融合
据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统计,相比2021年发布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修订后的《标准》大幅缩减了教育系统全国性评级赛事的数量。其中,中学全国性评级赛事由原来的20个大项减少为17个大项,大学评级赛事从51个大项缩减为28个大项。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相关人士表示,评级赛事数量减少是这次《标准》调整的整体特点,而推动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赛事融合是这次调整的出发点之一。从目前情况看,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赛事还有一部分在参赛资格、运动员注册方面存在壁垒,部分教育系统赛事水平不高或者办赛不够规范。这次的调整希望从源头破除体教壁垒,整合优势资源,完善和规范青少年和学生体育赛事体系。从方向上来讲,修订后的《标准》更倾向于将体育和教育系统共同主办、具有较高竞技水平的重大赛事列入《标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义务教育、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部门共同组织”,“职业化的青少年体育赛事由各单项协会主办、教育部学生体协配合”,而《标准》的导向与这样的工作要求是一致的。
据相关人士介绍,在全国比赛方面,此次修订共涉及79个项目,有57个在青少年和学生群体中开展较好的项目将体育和教育系统共同主办、具有较高竞技水平的重大赛事列入《标准》,这有利于进一步整合体育、教育系统高水平比赛,让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在同一平台比拼,不断充实和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渠道。省级比赛方面,修订之后的相应表述为“可授予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的省级比赛应当为省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主办或共同主办比赛”,这是为了支持和推动地方体育、教育部门深度融合发展,促进青少年体育赛事竞技水平、等级称号“含金量”不断提高。
体育单招录取率或将提升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相关人士表示,我国现行的运动员等级管理制度是1958年初创的,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标准的“松”与“紧”是相对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在《标准》修订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曾经查阅了2000年左右的《标准》,发现当时一些项目的要求更加严苛。
据竞体司统计,2021年至2023年,平均每年全国授予5个级别的等级称号总量大约在7.4万人次左右,而2024年迄今为止授予总量已达9万人次。根据记者的了解,在近几年体育单招录取人数总量增长有限的情况下,随着一级和二级运动员等级称号授予数量的增多,体育单招的录取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今年仅在30%出头。一方面,等级标准的提高的确会增加获取运动员等级证书的难度;另一方面,体育单招的录取率在未来可能会有所回升。
竞体司相关人士表示,按照《办法》要求,《标准》会以4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调整,未来国家体育总局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继续进行动态调整,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据新华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