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向“新”势能持续汇聚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向“新”势能持续汇聚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开启商业首航,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000万辆,低空经济加速腾飞……一年来,广袤神州大地,创新犹如耀眼之光,照亮大国前行的奋斗足迹。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加快培育。
传统产业焕发新机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盘。当前,全国各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设备,传统产业实现了“质”感满满的转型升级。
在江苏苏州的一家服饰公司,曾经,一款服装的设计要历经画稿、打版、打样等多个环节,需十几个部门分工协作。如今,有了数字化服务平台,仅需20多分钟,一件高精度虚拟3D样衣便能完成,不仅产品研发周期大幅缩短,制作样衣的成本也大幅减少。
浙江湖州的一家科技公司里,一批核电用高端不锈钢管“走”下生产线。“抓住了持续的自主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关键,掌握了话语权。”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一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布局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领域,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到20%以上,发展实现了层级提升和质的飞跃。
“智改数转”不仅提升了产业“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也同步跃升。
走进四川绵阳盐亭县一家危险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一辆辆满载桶装危险废物的大货车开往车间。刚入库,一桶桶危险废物就有了“身份证”,扫码后,就可通过微废管理系统查看入库时间、收集单位等详细信息。
数字化操作还融入废活性炭再生、废包装桶再生、自动化生产等多个过程。“通过集成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工人在中控室就能实时了解生产状态,确保生产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企业环保专员程凯指着设备介绍。
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突破410万个,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前10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3%……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在神州大地蓬勃发展,正在开拓发展空间、擦亮发展底色,不断塑造着发展新优势。
新兴产业聚链成群
观光旅游“打飞的”、无人机送快递、植保无人机下田干活……今年以来,低空经济正不断开辟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这几年,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迅猛增长。截至2023年底,我国民用无人机研制企业超过2300家,2023年全年交付民用无人机超过317万架,通用航空制造业产值超过510亿元,同比增长近60%。预计到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的一个缩影。一年来,我国加快布局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新产业新赛道,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动能不断集聚。
在北京,37个重大科技项目落地布局怀柔科学城,让这里成为全国设施平台集聚程度最高、创新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国内首批获准开展道路测试的无人巡逻车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路……
“2020年以来,北京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速高达27.5%,接续谋划部署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产业项目,推动一批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新兴和未来产业项目落地。”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金亚指出,科技创新持续落到产业上,让创造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生产力。
从技术“上新”到产业“焕新”,如今,中国经济向“新”而行的步伐越来越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不断融合,聚链成群的效果正在显现。
未来产业加快培育
“围绕北斗规模应用需求,研究院诸多技术已进入小试阶段,在农业、水利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湖南,株洲北斗时空信息研究院院长池天河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信心满满。
在安徽,合肥高新区的“量子大道”聚集了20余家量子企业,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均诞生于此。
科技创新,是发力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近年来,我国一项项科技成果展现了创新发展的巨大潜力——全球首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顺利并网发电,国产大客机C919成功交付,量子计算机上线,航天飞行等大国重器、重大成果不断涌现。
这些亮眼的创新成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上升至第11位,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也在不断加码——启动新一轮专精特新支持政策,提升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各地纷纷强化财政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政策红利护航、创新主体集聚,越来越多“从0到1”的未来产业萌发破土、转化落地,一批新增长点、新增长极加快孕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正不断显现。(记者 訾谦 鲁元珍)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