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免签增加至38国 免签停留期限延长至30日
入境免签增加至38国 免签停留期限延长至30日
日前,我国宣布扩大免签最新政策,新增9国入境免签。至此,入境免签增加至38国。同时,免签停留期限自现行15日延长至30日。
免签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成为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流量密码”、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政策名片”。
免签国家范围持续扩大
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国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马耳他、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日本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中国还决定进一步优化免签政策,将交流访问纳入免签入境事由,将免签停留期限自现行15日延长至30日。自2024年11月30日起,包括上述9国在内的38个免签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优化免签政策的消息公布后,很快,在携程海外平台欧洲站点、日本站点,中国相关目的地搜索热度环比分别增长65%、112%。尤其,从日本多地直飞国内目的地的航班热度大涨。
北马其顿媒体刊文说,中国是世界最迷人的目的地之一,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经济进步而闻名。克罗地亚日报网以“中国给克罗地亚公民带来好消息”为题报道了免签消息。
外交部领事司负责人童学军在11月22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一年以来,中国同新加坡、泰国等6个国家签署互免签证协定,目前已同25个国家实现了全面互免。截至目前,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种类的互免签证协定。
免签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
11月22日17时30分,吉隆坡-南宁AK168次航班抵达,140名旅客中,马来西亚籍旅客占了三分之二。马来西亚何氏总会永久荣誉顾问拿督何书新带着19位朋友入境,“来中国‘寻根’,探亲访友、联络宗谊”。据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统计,今年以来,约3万名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旅客从南宁口岸免签入境。
截至11月24日,北京大兴机场边检站受理签发144小时临时入境许可量为去年同期的5倍,超过3万名外籍人员享受到过境免签便利措施。大兴机场边检站选派精通外语的移民管理警察靠前服务,确保通关高效顺畅。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外国人入境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其中,通过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同比上升78.6%。
5月以来,欧美国家人员适用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华数量大幅增长。许多海外自媒体博主纷纷点赞中国高效便捷的入境政策,惊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交通便捷、网络便利、风物美好,成为向国际社会宣介中国的“外来粉”。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24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多名外国旅行商高度评价中国免签政策。“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事,订单数据相比去年翻了一番。”德国旅行商克劳斯·彼得·贝茨说。澳大利亚旅行商莱德感受到“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各国宾客”。法国旅行商阿丽斯·马赛表示,正积极拓展中国市场,期待将更多旅游团队带到这个活力市场。
携程平台上,今年1至10月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约2倍。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认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预计2024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次有望恢复到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
“中国通过一系列主动的对外开放措施,持续向国际社会展现自信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磊认为,免签政策促进了相关国家与中国经济互联互通,带动了中外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等更广泛领域合作,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
持续疏通来华卡点堵点
“希望过境免签时长增加,游玩更解渴”“中国地域辽阔,还有不少令人神往的城市没被纳入免签范围”“希望有更多醒目的外文标识”“手机支付、门票预约可否更便利”……一系列入境便利化举措落地见效的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外国人对“中国游”的一些新期待。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际航班客运规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1.7%。旅游从业者希望,加快恢复国际航班、航线,降低出行成本。
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会同人民银行、文化和旅游部等相关部门综合施策,持续畅通外籍人员来华卡点堵点,进一步提升金融支付、住宿交通、景区预约、网络通讯等服务便利化水平。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经各方共同努力,目前来华人员可灵活选择多样化支付方式。据主要银行卡组织统计,2024年10月,境外银行卡线下交易笔数、交易金额分别较2月增长184%、150%。今年10月,超293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月的3倍。
“我们将持续为大家创造更多有利条件,进一步优化免签政策,让更多的外国朋友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中华之美。”童学军说。
据新华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