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聚河东 智创未来
——“运城人才周”系列活动综述
才聚河东 智创未来
——“运城人才周”系列活动综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嘉麒在宏光医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指导。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卢秉恒作主旨报告。
专家人才在河东盐池博物馆开展文化研修。
“智汇山西”专家人才夏令营暨第二届“运城人才周”启动仪式现场。
“智汇山西”低空经济发展研讨会现场。
图为专家人才在山西东睦华晟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考察对接。
图为专家人才在运城锐宝制版有限公司考察对接。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源头活水”,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服务人才,就是为城市的明天积蓄力量。
运城市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中国农大等100多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拥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168家,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近年来,运城市累计引进博士及副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1688人(含柔性引进)、高素质青年人才2597人。
城由才兴,才以业聚。初秋的河东大地,英才汇聚、智潮涌动。
8月11日至15日,“智汇山西”专家人才夏令营暨第二届“运城人才周”系列活动举行。恰逢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古老的河东大地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与饱含诚意的热情邀约,捧出最好的政策,拿出至高的礼遇,用心迎接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专家人才,盛情开启一场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奏响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强音。
聚焦战略引领 打造人才“强磁场”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创新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数量与质量。
8月11日,“智汇山西”专家人才夏令营暨第二届“运城人才周”正式拉开帷幕。精心安排的启动仪式、“智汇山西”低空经济发展研讨会、专家人才入企服务、“古中国”文化研修、学生实习实训成果展等系列活动,搭建起人才交流、学术研讨、需求对接、成果转化的优质平台,激荡起人才创新创造、产业向新发展的强劲“智”力。
“当前我市正在加快建设‘一城两区三门户’,高质量发展时至势成、宏图正举、未来可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求才若渴、唯才是举、惜才如金!”在人才周启动仪式上,运城市委书记储祥好在致辞中表示,热切期盼八方英才选择运城、扎根运城、圆梦运城,在河东大地释放创新智慧,书写精彩人生。“我们将拿出真心实意的礼遇、真金白银的待遇,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让更多千里马在河东大地上展现风采、大放异彩。”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源头活水”,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服务人才,就是为城市的明天积蓄力量。近年来,运城市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深化产才融合,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生态,形成了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该市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中国农大等100多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拥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168家,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一系列聚才引才的务实行动与尊才爱才的暖心举措,共同书写出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动人篇章。近年来,运城市累计引进博士及副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1688人(含柔性引进)、高素质青年人才2597人。
强化智力支撑 赋予产业新动能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是城市的筋骨脊梁,产业因人才而兴旺,城市因人才而充满活力与希望。
8月12日至13日,在“智汇山西”专家人才夏令营暨第二届“运城人才周”活动期间,一场务实高效的专家人才入企服务顺利开展。通过前期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广泛对接高校院所、精准匹配所需专业人才,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00余位专家人才组成8支服务团队,深入企业生产车间、研发平台,针对碳基新材料、镁精深加工、铝精深加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精品钢、特色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展开了一场产学研对接的“把脉问诊”之旅。
人才与产业的无缝对接,为产学研融合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绝的“源动力”。调研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嘉麒深入芮城宏光医用玻璃生产车间,沿着自动化生产线缓步前行,仔细查看医用玻璃管生产过程。刘嘉麒提出,在当前医疗产品升级与国际竞争加剧的双重背景下,企业需进一步聚焦产品创新能力建设,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与此同时,碳基新材料产业组专家深入山西永东化工、山西阳光焦化集团生产车间,系统了解企业现状与发展痛点;镁精深加工产业组专家走进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垣曲五龙镁业,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各企业的系列产品,探究企业发展方向……
“一对一”精准对接,“面对面”把脉问诊。在与专家人才的交流中,运城企业代表们围绕技术瓶颈突破、高端人才短缺等核心诉求直言不讳。面对企业的迫切需求,8支专家团队依托深厚的学术积淀与行业洞察,为运城各重点产业发展开出“良方”。
8月12日,“智汇山西”低空经济发展研讨会同步举行。十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前沿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聚焦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赛道,为运城“向空图强”描绘新图景、注入新动能。
“人才周”期间,运城市还发布了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及技术人才需求。专家人才们在实地走访过程中,探寻运城产业根基,了解企业特色亮点。他们深刻感受到河东大地蓬勃的产业创新活力与广阔的发展潜力,纷纷表态将全力以赴,助力高校拥有的人才科技资源与创新要素向运城汇聚。
促进人才汇聚 注入发展新活力
“大屏幕上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还有助农直播卖空的桃筐,就是我这个夏天的收获!”8月15日,2025年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总结会暨实习实训成果展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100余名大学生带着他们的“盛夏答卷”齐聚一堂,分享实践中的收获与感悟。
此次活动是“智汇山西”专家人才夏令营暨第二届“运城人才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梳理总结“返家乡”社会实践的经验做法,全面展示大学生实习实训的丰硕成果,探索建立引才聚才的长效机制,助力“实习运城”品牌建设走深走实。
2025年暑期,运城市精准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统筹整合各级各部门及各高校资源,通过精心部署、精准对接、精细服务,全力推动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提质增效。在此次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中,全市共接收省内外高校4295名学生前来实习,同时有来自37所高校的60支实践队围绕52个项目在运城开展实践活动。该市实习实训大学生申请数、合作数、到岗数、团队数及项目数均位列全省第一,“实习运城”品牌效应持续提升。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人才的汇聚与扎根,离不开待遇适宜、保障有力的生活沃土。运城市始终将“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植于心,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落地生根。依托“人到山西好风光”“智汇山西”等特色人才工作品牌,全方位布局人才的培养、引进与使用,同时在服务保障上持续发力,切实解决人才住房安居、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后顾之忧。满满的诚意与务实的举措,让人才与运城携手,共同书写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一次次扎实深入的入企对接,一场场坦诚高效的座谈交流,不仅成为借智引力、激活内生动力、汇聚发展合力的生动实践,更化作了智慧深度交融、思想激情碰撞的精彩盛宴。东道主那份求真务实的奋进姿态与真挚热忱的合作邀约,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跨越山海、奔赴运城献智赋能的专家人才。
揽聚天下英才,广纳八方活力。以开放为底色的运城,正怀揣滚烫热忱、迈着铿锵步伐,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全力冲刺、加速崛起,持续勾勒着“人才赋能发展、发展成就人才”的崭新图景。
周明飞
本版照片由运城市委组织部提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