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大同展区:厚重底蕴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75寸圆柱3D全息屏幕让木兰“活”了起来,动态演绎精彩故事;裸眼3D环绕整个展区,游客只需驻足,便能沉浸式触摸大同名胜古迹……8月23日,步入文博会大同展区,参观者能以一种全新方式感受“中国古都 天下大同”的厚重底蕴与文化魅力。
  展厅以翻动的书为设计灵感,“大同”二字为书的封面,各展区分布书页之中。正中间的花木兰IP形象、长城造型以及“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文字格外醒目,展柜也融入长城元素,与中心长城布局形成呼应。
  县域文化长廊陈列着大同铜器、火山石雕刻、灵丘麦秆画等产品;文化之城展区内,不仅有开源一号、东南邑、广灵剪纸等文化产业展示,还呈现五大场馆、云冈研究院图文视频、《如梦大同》等,花木兰系列、佛小伴系列、北魏蓝系列等组成的文创矩阵引来市民争相购买;文创美食区则通过先进的3D打印技术,将大同珍贵文物呈现在咖啡奶泡上。
  古都大同这本书如今翻到“算力之城”这一页。“天哪,这个机器人可以一边和我握手一边回答问题!”展台中央传来体验者的惊叹。工作人员介绍,AI机器人已不再拘泥于程序设定的功能,开始学习完成更复杂的动作。
  双臂举起、缓缓旋转、合掌微笑,以大同辽代彩塑为原型打造的“千年微笑”表演区围满了人。大同展区讲解员文慧介绍,东南邑沉浸式互动戏剧展演“东南有好戏”也被搬到文博会现场。

本报记者卢文艳

(责编:刘洋、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