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传播经验十大案例之在传统村落里探寻“三晋文脉”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传统村落——泽州县 洞八岭村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民居小景

古堡内的民居

村内民居

洞八岭村鸟瞰图


  洞八岭村,一座藏匿于晋城南部的千年传统村落,八岭环抱如莲花簇拥,龙洞幽深更添神秘。作为谢氏宗源之地,这里承袭着西周礼乐文明的基因,谢氏城堡以山河为脉,筑就明清军事防御与民居艺术的典范:瓮城、地道、瞭望台层层设防,院落书房错落有致,砖雕匾额间凝结着“六德”“六艺”的儒家智慧,见证着古堡“亦城亦家”的营造哲学。
  青石巷陌深处,谢氏族人将“诗礼传家”的祖训镌刻于飞檐斗拱,让商周古韵在雕花门楣间流转。今日洞八岭,正以“活态文化博物馆”之姿焕彩重生——古堡肌理与文旅新韵交融共生,非遗工坊与研学基地相继落户,让这座承载着华夏姓氏密码的古村,在新时代绽放出文明传承的璀璨光芒。

  一场几十年难遇的大风,从谢氏城堡的上空呼啸而过,带来了三千年的历史信息。
  一位七旬老者,守着一座城堡,解读着三千年历史遗留的密码。
  大风过后,阳光拂过斑驳的墙面,仿佛历史的车轮碾过时光隧道,吱吱呀呀,似白驹过隙,恍若隔世。
  这春天的风,来自西周,穿越春秋战国,穿越隋唐秦汉,历经三千年的时空,来到这里。
  这春天的风,像一位灵动的诗人,笔尖拂过麦田,蘸满了新绿,在梯田间晕染出层层叠叠的韵脚。
  她轻轻叩击雕花窗棂,在院子里遗落下精灵古怪的意象。她飘然穿过街巷,在石头缝里写下一行行诗句。
  她在油菜花地里奔跑,在老槐树枝条上缠绕,把未讲完的故事埋进土壤,等待下一场春雨,让每个方块字都发出新芽,长出全新的篇章。
  花朵在春风里,接受自然的馈赠。
  时间在古堡里,享受历史的抚摸。
  每一截岁月,都有当时新鲜的模样。
  每一段历史,都在岁月里留下印记。
  每一个生命,都是通向自由的征途。
  是生命把岁月筑成城堡。守护安宁的日子,守护温暖的家园。
  是时间把生命变成传说。有的东西随风而去,有的东西世代相传,成为经典。
  古人的创造力不可思议。天马行空,神牛望月,玉兔折桂,花草虫鸟,人物故事,都烧造在砖瓦上,錾刻在石头上,让历史的影像穿越时空,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三千年时光,在建筑上留下不同的风格。在后人的心里刻下一道道印记。
  穿行在这古老又新鲜的城堡,历史的天空向你逼近,文明的种子穿越你的身体,直抵灵魂。
  这里的每一座院子都有自己的春天。这一堵砖墙,一定见证了一段归程。这一座老院,一定目睹了一场美好的爱情。
  那些困在抽屉里,落满尘埃的诗句,在今天读来依然那么新鲜,那么有力。
  历史和生活从来都难分边界。
  传说或许模糊了细节,但文明的基因却始终真实。
  老院还在,青山依然。祖先在耳边低语,乡村格外安静。既便院墙倒了,既便屋顶塌了,槐花一年一年地开放,子孙一代一代地生长。
  当黄土高原的春风掠过绿油油的麦地,你是否听到树木的回响?它仿佛在说:即便连根拔起,绝不在风中折腰。
  你是否听到河流的笑声?它仿佛在说:纵使满身泥沙,也要活成自己的光。
  你看到了吗?白云掠过的天空,鸟儿自由地飞翔。
  春风吹过的院落,野草从石缝里挤出绿色。
  见证了千年岁月的老槐树,在死去的地方重生,挺起不屈的脊梁。
  在这一刻,回忆比未来还重要。有的回忆,遇酒即融。有的回忆,遇泪即燃。

稿件统筹:屈建龙 欧志强 摄影:马正 要笑 李久民 纪泽陆 李宇腾

(责编:刘_洋、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