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祁县:“小梨果”撬动“大振兴”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19日电 题:山西祁县:“小梨果”撬动“大振兴”

作者 高雨晴 史婉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的金漫园果业,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5400平方米的智能化制冷保鲜库内,一箱箱饱满的酥梨整齐码放,制冷设备有序运转,确保鲜果时刻保持最佳状态;标准化初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对酥梨进行分拣、包装。

祁县是“中国酥梨之乡”,全县梨树面积15.9万亩。近年来,祁县大力推动酥梨产业品牌化发展,注册“祁县酥梨”地理标志商标,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祁县酥梨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至东南亚、中东及欧盟市场,成为山西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名片。

史婉供图

上述企业位于祁县古县镇闫漫村,是当地一家以梨果产业为核心的企业。从2021年成立时的默默无闻,到如今总资产突破千万元的区域龙头,这家年轻的企业用四年时间书写了“小梨果”撬动“大振兴”的乡村发展样本。

“‘梨果资源整合+品牌建设+产品营销’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公司快速发展的关键。从酥梨的种植,到深加工,再到全产业链营销,我们都有严格的标准和流程,就是为了打造高品质的产品。”山西金漫园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闫玉梅说。

如今,金漫园果业形成覆盖农业生产全周期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种植基地+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让每一颗酥梨都能实现最大价值。

除智能化制冷保鲜库和标准化初加工车间,700平方米的深加工车间里,昔日只能鲜食的酥梨被转化为小碗炖梨、梨罐头、秋梨膏、梨脆片、梨糖等10余种产品,身价倍增。

史婉 供图

闫玉梅告诉记者,“我们的初加工车间年鲜果加工1000万斤,鲜果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深加工车间年加工能力是500万斤,深加工产品销售额达到2500万元。今年7月1日,小碗炖梨全数字化生产线正式投产,现在又新建8个冷库,于9月底完工。”

该企业还计划投资2000万元实施产业升级工程,拟建设年产450吨梨酒(白兰地)及2000吨梨啤酒的自动化生产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正在新建的数字化分拣线预计8月底完工;9月份计划启动新建一座500平方米的酥梨展销中心及电商直播基地。

科技赋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我们搭建‘产业大脑+数字工厂’创新平台,推动梨果产业向数字化、高值化转型。”山西金漫园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沈长新介绍,为实现产业设施配套,公司前期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搭建1000平方米的无菌车间、2000平方米的普通车间及两个化验室;自动化设备支撑着小碗炖梨、秋梨膏、梨干等产品生产,技术革新投入达320余万元。

作为乡村振兴示范企业,金漫园果业构建了“产前-产中-产后”全周期服务体系,业务涵盖农资供应、技术管理、采收加工等环节。几年间,这条产业链已创造了280个就业岗位,其中200个季节性岗位,让古县镇及周边留守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以前在家没事干,自从来到金漫园果业上班,不仅有了收入,还学到不少技术。现在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员工王超说。

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联结机制,金漫园果业累计辐射带动古县镇本村及周边300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公司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和技术指导,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让农户们能够安心种植,增加收入。

“金漫园果业在古县镇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祁县古县镇闫漫村下乡干部冯刚表示,它不仅通过“三位一体”模式和完整的产业链让酥梨产业焕发新生,带动就业增收,还探索出农旅融合的新路径,让“美丽资源”真正变成“美丽经济”。(完)

(责编:马云梅、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