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浑源:新型和美乡村建设绘就民众幸福底色
山西浑源:新型和美乡村建设绘就民众幸福底色
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18日电 时值八月,走进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二岭村,宽阔洁净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安乐和谐,一排排民宿客栈和农家乐引人注目,勾勒出一幅幅和美乡村的风景图画。
“这几年村里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旅游度假,村民们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随之提高,村里文化建设也及时跟进。”二岭村党支部书记代铭哲深有感触地说。
二岭村人居环境美如画。大同市新闻中心 提供
今年以来,浑源县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配套建设、一体管理”的发展思路,在建成区和乡村积极推行环卫工作一体化,净化、优化城乡环境,不断激发城乡管理新活力。
突出“洁”字,做足日常清扫保洁。浑源县采取早上“人力+机械”全面普扫、上下午“动态保洁+集中整治”模式,对县城大街小巷的卫生死角实行“地毯式”排查和清理,对人流量大、易产生垃圾的繁华路段、商业路段、便民市场等县城重点部位实行重点保洁,增加频次,确保保洁不留死角,实现主干街路清扫和保洁率100%,机扫率提升到70%。
着力“运”字,加大垃圾清运密度。实行“车桶对接、密闭运输、日产日清、车走地净”模式,确保垃圾收集不落地、存放不暴露、运输不洒漏、全程密闭化,防治二次污染。将全县213个行政村及所辖自然村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突出以城带乡,建立完善乡镇、村负责清扫保洁和垃圾入箱,清运公司负责垃圾密闭式清运,二岭无害化公司负责无害化填埋场处理的“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运行体系。
聚焦“勤”字,加强公厕日常管理。公厕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始终强化公厕保洁管理,定人定岗,对公厕门前的纸屑、烟头、树叶等杂物进行勤清理,勤消毒,勤打扫,对公厕门把手、洗手台、纸篓等及时消杀,确保公厕内外环境干净整治,工具放置整齐,水电设施完好。强化保洁人员服务意识,切实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舒适整洁的如厕环境。
强化“洒”字,提高冲洗洒水频次。完善《县建成区道路洒水抑尘方案》、环卫洒水抑尘管控清单,按照“人机结合”道路清洗模式,每日出动6辆洒水车,每日不低于6次作业,加大对主次干道洒水、机洗、抑尘的频次,着重对人行道、慢车道、交通护栏基底等重点部位进行精细清洗。对果皮箱、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和市政箱柜、花池、雕塑等城市家具进行深层次全方位冲洗擦试,确保路见本色、设施如新。
凸显“智”字,提升管理智能化水平。按照方便群众、便于收集原则,合理配置3m³垃圾箱,同时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智慧平台,在作业车辆安装传感器与定位仪,实时监控车辆状态并传输信息至平台分析处理,结合路线微信群组信息优化清运路线,实现“作业—监督—管理”全流程智能处置;以人、车、物、事为着力点,将农村厕所清掏服务纳入环卫一体化,组建专业改厕清掏队伍覆盖16个乡镇213个行政村。(完)(马静波 宋佳烨 张晓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