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闻现场】榆次区中医院针灸推拿中心——技艺跨越山海
【我在新闻现场】榆次区中医院针灸推拿中心——技艺跨越山海
图为外籍学员在体验拔罐。韩乐摄
8月2日一早,榆次区中医院针灸推拿中心人头攒动,31名来自非洲法语国家针灸及推拿技术临床应用培训班的学员前来参观交流。在弥漫着艾草清香的诊室里,学员们全神贯注地观摩医师施针,亲身体验推拿手法的精妙之处,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
“请把手臂抬到最高位置,现在感觉如何?”针灸科主任魏占峰通过翻译询问体验者。来自贝宁的学员卡波—奇奇试着抬起已经僵直三个月的手臂,眉头紧锁。魏占峰仔细检查后,在他头部的太阳位、太阴位和阳明位施以针刺。随着银针的精准刺入,同行的非洲学员纷纷围拢上来,有的低声交流,有的举起手机记录。15分钟后,起针完毕,卡波—奇奇再次尝试抬臂,这一次表情明显轻松了许多。他转头对翻译说了几句话,随后竖起大拇指。翻译笑着解释:“他说中医针灸的效果超出想象,现在肩膀轻松多了。”
在另一边的诊疗区,来自几内亚的巴里·玛利亚玛正俯卧在治疗床上体验火龙药灸。护士长白文丽将浸泡过中药液的棉布敷在她的腰部,铺上治疗巾,随后点燃酒精,腰背部瞬间迸发出蓝色火焰。“像躺在温暖的沙滩上!”巴里·玛利亚玛表达着初始感受。然而,随着药力逐渐渗透,热感愈发强烈,她忍不住幽默地改口:“现在感觉像被太阳灼烤的骆驼!”她的生动比喻引得现场一片笑声,气氛轻松而融洽。“火龙药灸是中医特色灸法之一,对寒湿痹症和慢性劳损效果显著……”听了白文丽的讲解后,又有多名学员举手示意要亲身体验这一独特疗法。
活动中,学员们就中医理论与非洲传统医学的异同展开热烈讨论。“这些外籍学员都是从事中医工作以及热爱中医药文化的医务人员。今年还组织了医护、助产等培训班的参观交流活动,学员们反响很好。”山西省卫生健康委人才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这场跨越山海的中医文化之旅,让非洲医疗工作者真切感受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架起了一座中非医学交流的桥梁。
本报记者韩乐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