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银发一族”的心留住
——晋城市因地制宜大力推进银发康养旅游业态建设纪略
把“银发一族”的心留住
——晋城市因地制宜大力推进银发康养旅游业态建设纪略
“这座城墙的构造真是太神奇了!”近日,由晋城市宸咏基团康养服务有限公司组织的“千人康养研学游”活动走进阳城县,银发游客们漫步在“铜墙铁壁”的砥洎城内,通过视频通话与远方的亲友分享所见所感。
游古堡、赏民俗、看非遗、观美景,丰富的研学旅游项目深深吸引着这群“老顽童”。
“我们期待通过‘康养+研学’的模式,为游客提供身心和人文疗养的双重体验。”晋城市宸咏基团康养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勇钢说。
近年来,晋城市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将银发经济与文旅康养产业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地打造了医疗康复、社区颐养、文化润养等康养模式,旨在满足银发人群多元化、多层次的康养需求。
阳城县则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廉洁文化、古堡民居、绿色生态等多元资源,构建了“六色”主题研学课程体系,并推出了覆盖全域的“七彩”精品研学线路。
“‘千人康养研学游’活动是我们首次大规模开拓银发康养研学旅游市场的尝试。在此之前,阳城的研学旅游客群以青少年为主,今后我们将逐步开启老少皆宜的‘全龄时代’。”此次活动的另一家组织方——阳城文旅集团的负责人介绍道。
在泽州县,整合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文化体验等多元功能的康养旅居项目发展前景良好。大阳古镇的阳阿清居吸引了众多“候鸟老人”前来旅居康养。他们清晨打太极,下午静心阅读或找老中医开养生茶方,晚上则观赏绚烂的打铁花表演,生活惬意无比。
“我们将村里闲置的院落整合起来开民宿,目前共有54间房、120个床位,为110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阳阿清居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单一观光”到“复合体验”,旅居度假的康养模式为晋城发展银发康养产业带来了新思路。今年6月,“大阳古镇—阳阿清居”康养旅居民宿基地入选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2025年首批康养旅居基地名单。
为了发展老年康养产业,晋城市将康养旅居目的地、周边景区、交通枢纽、医疗机构等资源联动起来,针对银发群体推出了跨区域康养旅居线路。
高平市依托神农炎帝文化和王叔和中医药文化,在釜山村建立了神农药食同源中医治疗康养基地,实现了中药材种植与现代康养服务的深度融合,构建了集生态、医疗、文化于一体的康养生态。
为方便老年人观光旅游,如今,晋城市4A级以上景区、文化场馆均实现了无障碍通道全覆盖,为游客提供无障碍接驳专线、轮椅等;皇城相府景区将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信息进行了详细标注,让老年人轻松规划行程;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设置了适老化观景平台,文化驿站配备了轮椅、应急药品……
坐拥绿水青山,晋城市将“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写入城市发展战略。作为细分市场的银发康养产业正蓬勃发展,展现出无限的潜力。
本报记者崔振海 通讯员朱萌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