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催生乡村振兴“新农人”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如今,农机手大赛、飞手大赛等新型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日,我省第十届农机操作手暨第六届无人植保机培训技能大赛在怀仁市落幕,54名农机操作手和33名无人机飞手让这场比赛精彩纷呈。当农机手驾驶着数吨重的联合收割机在赛道上精准完成“穿针引线”,当无人机飞手指尖轻点便调度“钢铁蜂群”完成万亩农田植保作业——这些场景不仅是炫技的舞台,更加表明,乡村振兴的核心动能,正在被掌握先进生产力的“新农人”掌握。
  当植保无人机以人工喷洒数十倍的效率掠过田垄,当智能灌溉系统通过传感器数据精准滴灌,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已然呈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竞争力,已从体力与经验转向知识与技术操控能力。农机操作手与飞手大赛,正是对这种深刻变革的响亮回应。一批批“新农人”逐梦沃野,堪称驾驭钢铁巨兽的“大地骑士”、操控云端视界的“数字农倌”,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承重千钧的关键支点。
  这些赛事的深层价值在于精准填补乡村振兴的人才鸿沟。一方面,大赛如磁石般吸引青年目光,有效化解“谁来种地”的现实焦虑。另一方面,通过高强度实战演练,选手在极限操作中锤炼出故障快速诊断、复杂环境应对等高阶能力,直接转化为田间生产力。大赛平台更成为技术交流的熔炉与创新火花的碰撞地,促使实用型小发明、本土化解决方案源源涌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提能,实质构建起一条从技能激发到能力淬炼再到人才反哺的闭环通道。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其深意正是推动人才结构从“劳力密集型”向“技能密集型”跃迁。农机手、飞手等新型职业农民的涌现,正是这一战略落地的具象化呈现。政策制定者需进一步以大赛为观察窗与试验田:如何优化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怎样完善农机、无人机操作手的资格认证与激励体系?只有让政策甘霖精准滴灌到技能提升的根系,方能催生“新农人”队伍的蓬勃壮大。
  更宏阔的图景在于,技能大赛所代表的科技赋能趋势,正在重绘农业的价值坐标。当年轻人凭借精湛技术获得体面收入与社会尊重,当“智慧农业”展现出不逊于城市职业的吸引力,乡村便真正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乡土文明的重塑——在卫星导航与数据算法的交响中,古老的农耕文明被赋予数字时代的光泽与尊严。
  农机操作手大赛的轰鸣与无人机旋翼的嗡鸣,共同奏响了乡村人才振兴的进行曲。当更多青年才俊选择在田野间操控智能装备而非逃离乡土,当“开农机”成为令人向往的新职业而非无奈选择,乡村振兴便获得了最澎湃的引擎。一号文件擘画的蓝图,正在这些“钢铁骑士”与“云端农人”的指尖化为现实。
  人才活水源源涌流,希望的田野便永远年轻。

王秀娟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