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见晋中 满意在晋中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榆社县云竹湖是“怡然见晋中”亲水度假群落主要目的地,为游客提供水上活动和露营体验。 本报通讯员摄

2024年8月,晋中市举行“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发布会。刘勇摄

左权县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成为艺术家和学生的创作基地。张文军摄

祁县乔家大院景区。吴遵民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推进适度多元发展,晋中大地风生水起。
  打好“文旅牌”是晋中市实施“156”战略的重要举措,2024年8月13日,晋中市重磅推出“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推出“文旅+”“+文旅”九大业态群落、三大之旅主题,打造全域文旅品牌矩阵,将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胜势,实现“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四提升目标。2024年,晋中市接待国内游客6484万人次,同比增长16%,国内游客花费697亿元,同比增长34%,两项均位列全省第二。2025年春节,全市旅游市场繁荣有序、持续火爆,呈现“人气旺、氛围好、年味浓”特点,八天长假累计接待游客279.3万人次,同比增长50.24%。今年“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249.41万人次,同比增长61.07%;累计经营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52.51%,均创历史新高。进入暑期以来,今年7月全市11家重点景区接待人数155.12万人次,同比增长24.52%,特色活动、多样体验助燃“夏日经济”。

晋中文旅新IP叫响海内外

  晋中是晋商文化发源地,历史文化厚重,文旅资源丰富。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5539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9处,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8项。先后荣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国家级金字招牌。全市有A级旅游景区52个,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和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介休绵山等闻名遐迩,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文旅产业在晋中高质量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擦亮晋中文旅新IP,提升晋中文旅的辨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晋中市重磅推出“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强化实施以平遥古城为轴心、方圆一百公里的明清晋商文化百科全书式的文旅生态圈“双百”工程,依托现有知名景区,将周边景点有机串联,整合提升、整装出发,把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胜势。
  “怡然”,形容心境宁静、无忧无虑,指心情愉快、安逸自得的状态;“见”指遇见、看见、不经意间发现,有意外惊喜的意境;“晋中”,就是“旅游目的地”,是让广大游客知道晋中、了解晋中、爱上晋中、常来晋中。
  “怡然见晋中”九大业态群落分别为:休闲慢游到榆次,赏田园风光到太谷,亲子露营到寿阳潇河岸边,旅拍到古城大院,亲水度假到榆社云竹湖,牵手浪漫爱情到和顺,绘画写生到左权,感受农文旅新场景到昔阳,森呼吸到太行太岳山麓。
  “怡然见晋中”三大之旅主题分别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旅、太行山水艺术之旅、休闲度假美食之旅。
  2024年8月以来,晋中市围绕“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及三大之旅、九大业态,通过全方位、创新性、立体化的宣传策略,开发体验性、互动性更强的旅游项目,打造有品质、有温度的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从景区景点向全域旅游转变,有效推动“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深入人心。
  晋中市通过组织和出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精准招商推介会,简忠威水彩画展,“青春之城”音乐节,中部六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怡然见晋中‘银’你而‘杏’福”、悦跑秋风里、激情冰雪季、民俗中国年、欢乐迎新年、沪晋过大年等重大活动,借势“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活动,在上海、北京、重庆、成都等一线城市进行专题宣传,倾情推介“怡然见晋中”。特别是将“怡然见晋中”主题元素融入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协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中友好协会在卢浮宫展出“怡然见晋中”标识,提升晋中文旅在欧洲的知名度。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先后报道晋中市文旅百余次,特别是国庆、春节等长假更是集中关注,2025年春节,央视《新闻联播》头条用159秒时间播发平遥《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央视《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等栏目,新华社、《人民日报》公众号、《光明日报》等主流官媒多次报道晋中市春节旅游市场繁荣景象。同时,市县两级文化和旅游局、融媒体、文旅投公司形成强大宣传合力,构建微信、头条、抖音、快手、携程、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宣传矩阵,联动太原交通广播线上直播等打造新兴媒体集群,截至目前,共制作发布主题短视频5000余条,总转发量约500万,综合传播量突破2亿+。“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和晋中文旅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全面激活晋中文旅资源

  7月25日,2025首届“怡然杯”国际格斗之夜在晋中市怡然青年广场举行。
  7月22日,“怡然见晋中”首届晋中面食大赛在太谷区精彩开幕。
  5月28日,首届“怡然见晋中·工旅杯”导游大赛举办。
  3月25日,“宁晋有约—怡然见晋中”山西晋中文旅推介暨消费促进活动在南京举行。
  3月21日,“从浙里启杭 怡然见晋中”山西晋中(杭州)文旅推介暨消费促进活动在杭州举办。
  2月12日,“怡然见晋中 欢乐过大年”2025年中国社火之乡晋中社火汇演精彩上演。
  1月20日,“怡然见晋中 沪晋过大年”2025山西晋中(上海)“两节”文旅推介活动在上海举行。
  …………
  为全力打造“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晋中市坚持全域谋划、全过程发力,通过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策略创新、服务创新等举措,打响“旅游满意在晋中”品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域谋划,以产品创新激发旅游竞争力。晋中市坚持规划引领,紧紧围绕“怡然见晋中”三大之旅主题、九大业态群落,谋划打造文旅产品,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县县有亮点。今年夏天,全市抢抓暑期旅游消费新热潮,整合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古村古堡、工业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优势,全地域、全方位创新设计和打造旅游产品。主题线路“串新”,今年以来精心策划推出春节假期民俗活动、春季赏花、非遗体验、露营度假、亲子研学、美食休闲等各类主题旅游线路百余条,将晋中独有的晋商文化、民俗历史、文化遗产、山水风景、休闲度假等串珠成线;交旅融合“出新”,晋中市把持续深化“交旅融合”作为做大“文旅+”“+文旅”产业有力抓手,全市太行一号旅游公路1337公里已全部贯通,同步配套慢行步道134公里、驿站34个、观景台47个和房车营地8个,将沿途驿站升级打造为“九位一体”综合服务中心,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打造成展示“怡然见晋中”形象亮丽窗口;全域旅游“焕新”,整合跨地区优势资源,培育跨区域、跨行业、跨业态的复合型产品,推动文旅产业全域发展,促进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项目建设“筑新”,全市46个文旅项目,总投资10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亿元。上半年,晋中市已赴上海、杭州、南京、河南、河北等地举办文旅推介促消费暨招商引资活动,促成17个文旅项目签约1.2亿元,长三角游客到晋中旅游人次同比增长40%以上。
  全新体验,以科技创新提升旅游发展动力。全市大力推进“文旅+一县一品”,以“科技+文化”为核心,通过沉浸式体验、虚拟IP、智慧服务等模式,持续推动文旅产业从传统观光向数字化深度体验转型。数字赋能,打造创新项目矩阵。2024年,晋中市5个数字文旅体验项目入选“2024山西文旅数字化应用创新案例”,数量全省最多。张壁古堡灵境体验项目《沉睡的古堡》入选2024年度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研发项目。全市11县(市、区)围绕各自文化特色和资源禀赋,努力实现县县有数字文旅项目;沉浸互动,释放文旅消费潜能。平遥古城3D灯光秀以古城迎薰门城墙为背景,通过150米长的三维投影和立体声光电技术,展现了科技与历史文化交融的时代魅力。全市通过灯光艺术、夜间演出、特色夜市等多种形式,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激发夜间消费潜力,推动文旅消费由“白天经济”向“白天+夜间”全时段消费转变,实现文旅消费提质增效;多元体验,升级文旅产品体系。榆次区抓住短视频、微短剧时代风口,引进抖音集团、央广视讯等平台,启动了数字文化产业园项目,成为全省首家短视频创作基地,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游百城”等活动,以“微短剧+文旅”模式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全方位营销,以策略创新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不断在央媒、省媒,以及高铁、机场、抖音、小红书开展宣传,组织自媒体开展文旅宣传比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矩阵,不断提升晋中文旅影响力。开展精准推介,“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今年2月起,连续赴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开展文旅推介暨消费促进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引客入晋效果。积极拓展京津冀客源地,在北京王府井热门商圈进行“怡然见晋中”三大之旅视频宣传,策划在河北省、天津市等举办文旅招商推介暨促消费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来晋中避暑观光旅游。借助爆点活动,推动“文体旅商”深度融合。围绕怡然见晋中“舞起春潮涌”“游在仲夏时”“悦跑秋风里”“欢乐冬雪季”四季主题活动,结合在晋中市举办的20余项省级以上文体活动,以赛促游、以游促消,增加人气、拉动消费。同时,精心评选并命名挂牌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吃名店”,形成晋中美食地图,着力构建“生活+赛事+消费+文化+娱乐”大文旅格局。
  全过程发力,以服务创新提升旅游整体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持续落实“一减一加四免费”惠民举措,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3个,引领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为游客打造“晋善晋美”的出行体验;进一步提高人员素养。所有景区景点均设立游客投诉处置服务点,坚持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处置,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守牢安全底线。深入推进导游乱象、强制消费专项整治和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常态化开展交通、道路、消防、旅游设施等隐患排查整治,坚决守住文旅、文物安全底线,全力打响“旅游满意在晋中”品牌。

全力推进晋中转型发展

  一年来,晋中市聚焦“156”战略举措,打好文旅牌,实干担当、创新破题,以文旅推动城市形象、经济发展、非遗传承、文艺创作、文物保护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文旅产业正发展成为晋中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
  城市形象显著提升。文旅新IP打响一年来,围绕“139”城市文旅形象体系,通过“顶层示范引领、线下活动引流、主流媒体聚焦、新兴媒体圈粉、户外多点投放”等举措方式,全方位开展主题化内容营销、场景化品牌渗透及跨业态联动推广,“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的认知度、美誉度与影响力持续提升。
  景区实力显著提升。云竹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基础性评价,潇河莲花湾入列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评定8家3A级旅游景区。全市A级旅游景区总量达到52个。“那年昔阳”特色民俗街区爆火出圈,带动昔阳游客量从2023年的40万人次激增到2024年的400万人次。
  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榆次什贴村等7个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数量全省第一。和顺被中国气象局授予中国“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榆社古建彩绘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平遥县上榜“2024年全国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100强榜单”。晋中市绵山、张壁、平遥监察文化博物馆3个景区入选“旅游满意在山西”样板,入选数量全省最多。
  非遗传承显著提升。全市以建设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总抓手,搭建政策保障、数字化保护、传播推广、理论研究4个平台,实施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修复、非遗传承体验设施提升、保护区标牌标识体系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四大工程。编制完成《晋中市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2025—2035)》初稿。基本建成晋中市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资源展示平台。10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刚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数量居全省之首。平遥唐都推光漆公司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祁县红海玻璃有限公司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左权民歌入选“中国民间文化传承发展品牌案例”。
  数字文旅显著提升。张壁古堡灵境体验—MR沉浸式大空间等5个项目入选“山西文旅数字化应用创新案例”,占全省1/3。王家庄园全感VR主题乐园投入运营,以“旅游+科技+文化”创新模式,助推全市数字文旅走在全省前列。
  文艺创作品质显著提升。晋剧《望海楼台》荣获第十八届山西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杏花新剧目奖,入选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精品大戏”名单,唱响京城,场场爆满。山东卫视品牌栏目《戏宇宙》第三季在平遥古城、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成功录制,全网话题阅读量达3亿+。《沉睡的古堡》入围2024年度金鸡VR影展,为全省唯一。
  文化惠民服务显著提升。开展免费送戏下乡1168场,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13633场,举办乡村文化能人集中培训2398次,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文物保护水平显著提升。昔阳钟村墓地入列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最新考古成果发布四大名单,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省市建设用地考古前置工作的重大成果。全面铺开文物“四普”工作,出台《晋中市左权县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晋中市博物馆、平遥文涛坊古兵器博物馆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介休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寿阳试行文物建筑认养管理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保护。

本版文字:裴云锋 郁君
资料来源:晋中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