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山西河曲:黄河岸畔绘新景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在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唐家会村,黄河勾勒出一个“S”形大弯。蜿蜒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旁,河水波光粼粼,满眼的绿色在阳光下格外鲜亮。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沟壑纵横、风沙不断,生态环境脆弱不堪,百姓饱受“盼雨又怕雨”之苦。

“小时候,黄河水是发红发黄的,岸边还有生活垃圾,水土流失严重,水流湍急危险,家里大人都不让我们靠近。”唐家会村到村工作大学生、党支部书记助理张雪回忆道。过去,村里耕地贫瘠、道路坑洼,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成为制约河曲发展的瓶颈。

转型之路怎么走?这是当时摆在唐家会村人面前的一道大难题。

2023年,总投资逾千亿元的“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正式启动;2024年,山西印发《山西省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方案》,开展“净河、减污、治路、洁产、扩绿”五大行动;2024年10月,总长1.3万公里的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

机遇一个接一个,好事一桩接一桩,唐家会村紧邻黄河的区位优势,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近年来,唐家会人紧抓机遇,依托黄河文化、农业资源和生态修复成果,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先后建成了玫瑰观赏园、鲜食采摘园、休闲游乐园,村民生活日益丰富,乡村经济日渐繁荣。

沿着村路深入唐家会村,依靠旅游公路所建的休闲游乐园深受游客欢迎。据了解,该乐园日均接待游客约200至300人次,日均可实现收入约6000元。乐园的建成有效填补了当地缺乏大型户外游乐园的空白,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集体育健身、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室外活动场所。

从“靠天吃饭”的困境到“靠水致富”的生机,当黄沙退去、绿意蔓延,生态保护让黄河成为群众致富的“幸福河”。(马立明、桑莉媛、麻潞、武笑、卢鹏宇、董童、张超宁、马梦迪)

(责编:马云梅、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