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对党忠诚 争做三晋先锋】运城市盐湖区志愿者协会:微光如炬汇星河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参加公益活动,就要用持续的热情去关爱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今年5月,运城市盐湖区志愿者协会刚好成立10周年,会长张昌勤说,10年来,协会坚持以身边事影响身边人,用公益的微光照亮了越来越多的人。
  “早上休息时间短,来不及回家做饭,就将就吃干粮就热水。现在,爱心早餐为我们提供了热乎乎的饭菜,解决了大家的早餐难题。”在盐湖区解放北路附近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王世气,对运城市盐湖区志愿者协会的爱心早餐项目赞不绝口。
  每天早上6点多,盐湖区所有街面的环卫工人都能在自己工作片区的附近,享受到一份免费早餐。王世气介绍道,爱心早餐不仅免费,还非常可口,志愿者会在用餐时和大家聊天征集饭菜意见,并根据天气情况变换花样。“天冷时有热菜热汤,天热时能解暑降温,过年过节还有专门的节日餐。”从这份早餐里,王世气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志愿者的付出和用心。在协会的影响下,许多环卫工人也逐渐加入到志愿活动当中。“原先觉得做公益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通过爱心早餐项目才发现,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也可以帮助到很多人。”王世气说,现在许多环卫工人会利用空余时间去协会帮忙,或者力所能及地为协会的爱心项目筹集资金。
  从2016年11月到现在,爱心早餐项目已经持续8年多,参与项目的志愿者累计超过5万人次,服务的环卫工人累计达到25万人次,所需经费也从几位发起人自己筹措和垫付,发展到志愿者和爱心企业共同捐助。“公益活动贵在坚持,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张昌勤感慨地说。
  “公益活动要想开展得长久,就必须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和项目化的运营思维。”张昌勤说,2018年9月,协会党支部正式成立,实现了管理有组织、工作有阵地、活动有载体。同时,建立起“党建+”项目化公益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重点,拓展服务内容范围,提高了服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其实人们不缺乏爱心,缺的是一个奉献爱心的机会和平台。”2020年,张丽带着自己的团队加入了协会。“在这里感觉如鱼得水,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持续做公益、献爱心的组织。”张丽说,运城市盐湖区志愿者协会将许多零散开展的志愿服务转化为常态化的公益项目,为更多志愿者提供了奉献爱心的平台。
  加入协会后,张丽主要负责“情暖夕阳”养老服务项目。她说:“公益活动想要得到认可,最关键的是找准人们的需求。”在上门帮助老人剪指甲、理发、送药、打扫卫生的过程中,她发现许多老年人在物质方面并不匮乏,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许多老年人喜欢唠叨过去的事情,每次上门都要和我们聊很长时间。为了避免志愿者产生厌烦情绪,我们每次都会安排不同的人轮流上门。这样既能满足老人的倾诉欲望,也可以增加志愿者和老年人的交流互动频次,让他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闫阿姨和年幼的孙子一起生活。生病住院后因为找不到护工,便主动联系了志愿者。张丽上门后发现闫阿姨不爱说话,平时经常一个人哭。于是,她便向社区了解闫阿姨的情况,帮她寻找护工。闫阿姨出院后,张丽又经常上门陪她聊天。在张丽的陪伴和开导下,闫阿姨的话逐渐多了起来。现在,只要是张丽上门,闫阿姨都会早早地开门迎接,而且逢人就说:“这是我的好姑娘。”为了支持协会的公益活动,闫阿姨还会经常将一些零用钱发到微信群里。“你们志愿者不计回报帮助我们,我也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闫阿姨说。
  “对于事实无人监护的孩子来说,陪伴和关爱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将原生家庭的影响降到最低。”协会志愿者侯朋飞是“阳光成长”项目的一位志愿者。他说,为了避免频繁更换志愿者导致孩子情感和心理波动,协会建立志愿者和孩子结对帮扶机制。“周末和节假日,我们就把孩子们接到这里,陪他们玩,教他们做饭、收拾家务,给他们辅导作业,并观察他们的变化,记录成长档案。”侯朋飞指着协会墙上的成长树介绍,“孩子们正处于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期,我们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更关注他们的成长,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事。”从2015年协会发起“阳光成长”项目以来,张昌勤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孩子们来到协会生活后,张昌勤也跟着一起搬了过来。“每天晚上,安顿所有人都睡下后,我的心里才能踏实。”张昌勤说。
  “爱心早餐”“情暖夕阳”“阳光成长”……10年间,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在运城市盐湖区志愿者协会的坚持下,已经培育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益品牌,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我们用爱心和热情将温暖传递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也会因为这份爱而变得更加健康乐观,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张昌勤说,微光虽弱,但众多的光亮汇聚在一起,就会成为璀璨的星河。

本报记者黄川川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