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力量 发展的乐章
——走进侯马经济开发区
奋进的力量 发展的乐章
——走进侯马经济开发区
图为国强集团智能光伏组件制造项目成功投产现场。本报记者张文华摄
8月的骄阳炙烤着晋南大地,侯马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园区内却涌动着一股比烈日更炽热的发展激情:风雷机械的钻铤如钢铁巨龙般咆哮,正向着西南地区超万米深井发起冲锋;东鑫机械的自动化产线上,一个个球墨铸铁曲轴如艺术品般流转,即将装配到全球各地的新能源车上;国强集团的护栏板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即将远渡重洋……这些跃动的产业图景,共同谱写着奋进的壮美乐章。
招商引资向“新”向“智”
“这个技术参数能达到多少?”7月19日,在成都奥泰医疗的车间里,侯马市委书记吴勇的衬衫已被汗水浸透,但他仍专注地询问着设备的详细参数。身旁的侯马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郝文盛快速记录着关键数据,两人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招商要点。这样的场景,已成为侯马招商团队的常态。
把时间的镜头推回到2024年11月25日。这一天,全省开发区2024年第四次“三个一批”活动在侯马经济开发区举行。此次“三个一批”活动,侯马共签约项目187个,总投资567亿元;开工项目181个,总投资350.6亿元。
其中,国强集团投资40亿元、占地512亩的自动化光伏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并进行了现场观摩;总投资5亿元的中信机电特种车辆智能制造项目,举行了开工仪式;虹华科技投资30亿元的年产10万吨超高纯铜及高端压延铜锭新材料项目、投资5.65亿元的山西建盛新能源年产40万吨光伏新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成功签约。
随后,侯马招商引资和项目签约、开工势头不减,在今年1月1日举行的侯马“冬季行动”暨2025年度第一批2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仪式上,侯马经济开发区建邦集团高端装备新材料项目、金瑞祥交通安全设施、山西钩陈羰基金属粉末新材料项目都进行了集中开工或观摩。
据统计,“十四五”以来,侯马经济开发区围绕向“新”向“智”这一产业招商主线,高新技术企业由19家增加到现在的38家,亩均产出率达到408万元。此外,该开发区还在全省考核中多次获得“优秀”等次。
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日前,记者在侯马经济开发区新田智联信创产业园项目建设工地看到,洒水车来回穿梭,混凝土搅拌车不停地进进出出,高高的脚手架上,工人师傅们正在做外墙面装饰。记者了解到,该工程占地48.13亩,总投资2.83亿元。工程自去年5月开工以来,目前6栋总建筑面积达71231平方米的单体楼主体工程已于今年5月29日封顶完工。远远望去,高高的楼体,错落有序地排列着,在阳光的直射下,显得气势恢宏。
“目前工程正在做外墙面、内墙面装饰和室内消防、中央空调、电缆管道铺设,预计10月底全部竣工。”该项目负责人山西海达投资有限公司经理周杰说。
在山西金瑞祥年产70万吨锌镁新材料及20万吨智能交安产品制造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高高的吊车,将一根根钢梁或钢柱高高吊起,各种施工车辆有序进出。30余米高的钢梁支架上,焊接工人在多个“井”字型组成的钢架上认真作业。
该公司总经理刘小东说:“整个工程占地150亩,总投资5亿元,项目达产达效后,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将带动和安置就业280余人。”
产业矩阵“链”上结“果”
在侯马经济开发区浍南工业园区国强集团高速公路护栏和光伏支架生产厂区,记者看到,一辆写有“山西建邦”字样,满载钢卷的车辆正缓缓驶入厂区。
国强集团一期工程办公室主任杨俊说:“我们集团去年使用建邦集团生产的钢材10万吨左右。当时我们选择在侯马投资建厂,首先是看好侯马的交通区位优势,其次侯马具有以建邦集团为支撑的钢基产业优势,这样形成产业链带动,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同样,在建邦集团,投资5亿元,围绕国强集团高速公路护栏和光伏支架所需的锌铝镁板材生产项目,目前正在做土地调整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预计建成达产达效后,年产值将达到30亿元。
“我们就是瞄准了国强集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锌铝镁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上马建设锌铝镁板材项目,从而构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推动集团从以前的钢产品‘一家独大’到钢、锌、铝、镁多种产品齐头并进,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强壮了筋骨。”建邦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正在建设的山西金瑞祥年产70万吨新材料及20万吨智能交安产品制造项目,也是瞄准建邦集团锌铝镁板材生产项目,提前布局上马建设的。
正在建设的以北方铜业为链主企业的侯马经济开发区铜产业园区,目前已引进四川虹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驻。该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掌握7N高纯铜和高端无氧铜技术的企业。在侯马经济开发区铜产业园区投资建设的年产10万吨高纯铜及高端压延铜锭加工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超百亿元,将推动北方铜业阴极铜由原材料向超高纯铜新材料跃升,从而构建起“阴极铜—超高纯铜—板带箔材”产业链条,逐步形成500亿级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把侯马打造成“北方高纯铜都”。
由此可以看出,侯马经济开发区围绕市政府提出的“5+N”百亿级企业发展阵营,不断延链、强链、拓链,从而使产业形成矩阵,产品不断在产业链上“开花结果”……
本报记者张文华 通讯员柴卫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