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水入黄河|文水县双管齐下 阻断污水入河源头
一泓清水入黄河|文水县双管齐下 阻断污水入河源头
央广网吕梁8月8日消息(记者温雅慧)汾河支流磁窑河从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境内流过,其水质对下游汾河水质达标至关重要。当地通过污水处理与源头治理双管齐下,生活污水与养殖业产生的大量粪水得到有效处理,确保达标水体入汾。
文水县境内汾河、磁窑河、文峪河三河贯穿。其中,磁窑河作为汾河重要支流,在文水境内绵延25公里。记者了解到,位于刘胡兰镇大象村南的刘胡兰镇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大象村、保贤村、胡兰村的生活污水以及周边屠宰、酿酒、养殖等生产废水处理重任。
该厂于2024年初完成了扩容改造工程,扩容后,日处理能力达到10000立方米。通过粗格栅提升泵房、旋转筛网等工艺,出水水质三项指标稳定达到地表V类水标准。“通过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深度处理’确保进入磁窑河的污染可控,再通过磁窑河的‘自然净化+流域监管’削减污染,最终使流入汾河的水质达标,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执法队中队长李鹏浩介绍说。
在末端治理的同时,源头治理同样重要。刘胡兰镇作为文水县肉牛产业核心区,养殖产生的粪污体量庞大,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文水县自2022年6月启动畜禽粪污综合治理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并被纳入“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体系。
据介绍,该项目最大亮点是将粪污100%资源化利用,制成农家肥还田或转化为生物质清洁燃料替代工业燃煤。“这不仅治污,更‘变废为宝’。”文水县扶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雪说,该项目核心技术在于生物质燃料生产中的低温水解干化工艺。“基本无外排水,杜绝了二次水污染风险。“中转站实现全域覆盖,粪污‘日产日清’,当天收运,隔日即可变燃料,彻底阻断雨季污染河道风险。”赵雪说。
家住文水县刘胡兰镇保贤村的村民梁金柱告诉记者:“我们村有400多户养牛,以前牛粪随处倒,下雨就流进磁窑河。自从建了这个处理体系,路上基本不见牛粪,环境干净多了,河水看着清亮了。”
文水县刘胡兰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与粪污治理项目的协同推进,为刘胡兰镇破解工农业及生活污水处理难题、保护水质、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提供了坚实保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