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底气,更是民生幸福的根基——

吕梁:倾全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的功能室,还有剪纸、非遗、书法等各种社团活动……走进吕梁三中,校园环境越来越好,教学设备种类越来越多样,学生的校园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近年来,吕梁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老区教育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擘画发展蓝图,教育强市扬帆起航

  2021年,吕梁市出台实施了《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4年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一个都不能少”到“家门口的好学校”,每一个脚印都彰显出吕梁教育“担当作为、创新实干”的精神之光。
  2021年以来,该市撤并农村薄弱学校324所,新建改扩建公办学校516所,连续4年新建6所市直学校。2021年吕梁一中建成投用,2022年吕梁三中开始招生,2023年吕梁一小竣工投用,2024年吕梁一小东属巴校区、沙麻沟校区如期招生,吕梁市未成年人专门学校建设稳步推进。特别是投资6.4亿元兴建的吕梁一中,增加高中学位3000个,解决了吕梁新区缺乏优质教育资源问题,结束了“吕梁没有一中”的历史。
  该市全面实行校长职级薪酬和聘任制度,全力推动中小学校长由“职务”向“职业”转型,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大幅提高全市教师的工资待遇,中小学(含中职)、幼儿园教师绩效工资总量增加20%,19所重点建设高中教师绩效工资按总量的2.5倍列入财政预算并足额兑现。针对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本科以上师范类毕业生来吕梁公办中小学任教,可通过面试直接录用入编,提供人才公寓,给予20万元生活补助,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吕梁作为落后山区很难吸引到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困局。

深化教学改革,铺好未来成才之路

  2025年,站在新起点,吕梁以深化课堂改革、数字赋能和教研转型为抓手,向着“教育强市”目标阔步前行。
  常态化组织教师研读课标,开展新课标、新教材网络培训,邀请教材编审专家进行线下培训。优化备课环节,改变教学方式,根据不同教学方式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持续推行作业减负增效,建立“三审三公示”作业管理制度,开发“1+N”作业套餐,设立作业管理平台,建设动态错题数据库,实现作业布置科学化、个性化。推行教师技能淬火计划,以专业反思、教学研究、教育写作为三大支柱,对准实际问题、对照优秀教师、对照课程标准开展反思。创新教研活动机制,构建“市级统筹、区域协作、校本深耕”三级联动教研体系。围绕核心主题开展课例研讨、同课异构、微课题研究等主题式深度教研。实施“问题认领制”,每次教研前收集教师真实困惑,活动中必须产出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吕梁全市教育系统逐步推进数字化教学,重塑教师能力,并将现代技术使用及人工智能应用纳入教师考核,确保技术工具和人工智能服务于教学创新,最终实现育人方式升级。

筑牢安全防线,办好有温度的教育

  校园“小餐桌”,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大民生”。吕梁市共有中小学(含中职、幼儿园)食堂618个,就餐学生23.5万人。如何托起孩子们的“幸福餐盘”,吕梁以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孩子在学校能吃上热乎饭,家长再也不用担心了!”近日,在吕梁市离石区,家长郝女士开心地说。据了解,学校餐厅采用的智慧系统能在孩子们打饭的时候同步把饭量、菜品、价格发送到家长手机上,直接微信扣款,家长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用餐情况,从而督促食堂工作做得更好。
  为从制度建设上破除食堂管理的顽瘴痼疾,该市建立长效机制,出台《关于强化集中用餐单位食堂承包经营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校园食堂管理公示公开工作办法》等5项制度,确保把好进货关、查验关、留样关、卫生关、督查关,给广大家长和学生吃下“定心丸”。目前,全市提供就餐服务的中小学学校全部成立膳食委员会,大宗食材集中采购学校占比达到90%。
  “今年,我们建立的‘六统一分’(统一采购、统一检测、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统一食谱、统一培训、分校烹饪)营养餐集中供餐模式在全省推广,市教育部门将持续强化监督管理,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狠抓任务落实,全力推动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吕梁市教育局局长赵雪宏介绍。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底气,更是民生幸福的根基。吕梁市将锚定教育强市目标,以创新促发展,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本报记者李全明

(责编:刘洋、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