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多部门联动组合拳“打”出路畅人安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日,在平顺县劳模西路上,执勤交警何柳雲正细心地劝导一名电动车骑行者:“师傅,安全头盔一定要戴好,这是对您和家人负责。”其身后,新施划的斑马线清晰醒目,道路两侧车辆停放井然有序。这看似平常的一幕,正是平顺县扎实推进文明交通品质提升行动带来的新变化。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文明交通彰显城市品质。”这已成为平顺县上下的共识。面对群众对安全畅通出行的热切期盼,平顺县委、县政府坚决摒弃“一阵风”式整治,聚焦“治乱、民生、机制”三个关键,推动文明交通建设从“阶段性整治”向“长效化治理”深度转变。
  变化,从群众感受最直接的“痛点”开始。曾经让居民头疼的“一中桥十字”和“实验小学路口”,如今成了精细化治理的样板。城管执法队员加密巡查频次,对占道经营、私搭乱摆、车辆违停等乱象“零容忍”。
  “我们打出‘宣传引导+集中清理+依法规范’的组合拳”,平顺县城市管理执法队队长张明辉介绍,“目标就是让街道更整洁、秩序更规范,切实维护好群众身边的环境。”
  解决“出行难”,就是最实在的民生。针对校园周边拥堵和商圈“停车难”问题,平顺县下足了“绣花功夫”。住建、交警等部门联动,深挖校园内外及商圈周边的空间潜力,科学规划停车区域和时段。在主要路段,像劳模西路这样有条件的地方,清晰施划了非机动车停车位,有效解决了非机动车乱停问题。
  “我们根据各路段实际情况,更新了标识标牌,重新施划了老化斑马线,持续整治乱停乱放,引导文明驾驶,目标就是确保路畅人安。”何柳雲道出了交警部门持续发力的方向。
  文明交通的塑造,不仅靠“严管”,更在于“共治”。平顺县积极构建“专业执法+柔性劝导”的互补格局。街头,除了忙碌的交警,还活跃着“交警+党员干部志愿者”“交警+社区网格员”等联合劝导队伍的身影。他们用耐心劝导传递文明理念,成为城市一道温馨的风景线。同时,各类媒体平台持续开展通俗易懂的警示教育和普法宣传,不断提升着群众的守法意识和文明素养。
  从洁净有序的街巷,到安全畅通的路口,平顺县正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将文明交通的品质提升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一幅更整洁、更有序、更安全、更文明的宜居宜业新画卷,在持之以恒的综合整治中徐徐铺展。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董芳燕 申柳青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