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一中药材到五大系列32款功能性食品

繁峙“黄芪+ ”越加越香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在繁峙县金山铺乡科技创意园内,赫润梅正在查看林下黄芪木耳长势。


  “这是黄芪木耳,那是黄芪牛肉……”7月30日,繁峙县恒宇集团展厅内,讲解员正向参观者介绍黄芪衍生产品,琳琅满目的黄芪产品引来参观者、研学者啧啧称叹。记者了解到,各种黄芪衍生产品不仅畅销南方省市,更远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地,成为年产值破千万元的富民产业。
  繁峙县三面环山,光照、土壤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中药材生长。据《繁峙县志》记载,“繁峙黄芪”与“浑源黄芪”共享恒山山脉,亦称“恒山北芪”。
  近年来,繁峙县委县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中药材种植优惠政策。繁峙县万恒中药材公司承包荒山荒坡,引导仲沟、羊圈、地八沟、才洼等村的农户大力发展以仿野生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逐步形成了黄芪产业带,成为繁峙县特色产业之一。
  “种黄芪政府有补贴,基地上班有补助,没想到这‘草’会这么值钱……”繁峙县才洼村村民赵新元感慨道。黄芪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户稳定增收。如今,该基地每年有2000余亩5年生仿野生黄芪循环采收上市,还获得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养肉牛,一年至少能赚一两万。”繁峙县农发村村民牛成才看着牛栏里的肉牛喜上眉梢,“养几头牛比种地强,收益要高很多。”
  “规模化、系统化养殖,提高了肉牛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天河牧业负责人王少平一边清点着补栏肉牛数量,一边向记者介绍着养殖模式。该企业依托县里扶持政策,引进纯种安格斯肉牛种牛,选育出具有繁峙特色的肉牛进行饲养,带动不少农户靠养牛产业有了稳定收入。
  如果说种黄芪、养牛让村民增加了收入,“黄芪肉牛”则让繁峙县迈上了“品牌新台阶”。
  2018年,繁峙县依托本地黄芪的道地性和规模化养牛基础,联合山西农业大学研发出黄芪牛饲料,形成了以天河牧业为主的“黄芪肉牛”品牌。这种黄芪饲料喂养的肉牛更健康,品质更高,日增重由1.19kg提升至1.38kg;经权威机构认证,牛肉质量达到欧盟活牛出口标准,饲料配比技术获得了澳大利亚革新专利。“黄芪肉牛的售价比普通肉牛高30%以上。目前我们已完善了上下游产业链,年出栏800余头,去年公司的销售收入突破了2000万元。”王少平欣喜地说。
  走进繁峙县恒宇天然草本资源有限公司的黄芪肽萃取车间,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景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黄芪复合活性肽口服液正进行灌装。
  “黄芪全身都是宝,我们将每吨黄芪原料的附加值提升了一倍多。”繁峙县人才中心梁凯介绍,县里引进科研团队,运用“生物转化法”酶催化技术,将黄芪根、茎、叶中的蛋白质靶向降解为小分子活性肽,使原本废弃的茎叶变身为高值化原料。此项成果不仅开辟了药食同源新赛道,还申报了多项国家专利。
  在繁峙县金山铺乡科技创意园内,记者见到了正在采摘黄芪木耳的赫润梅。菌棒上的木耳乌黑透亮,朵大肉厚,赫润梅忙着逐一采摘下来,倒在晾棚里,铺平晒干。
  “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占地面积,提高了产量,还便于管理。”赫润梅通过在繁峙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技能培训班学习,林下黄芪木耳的种植栽培技术得到提高。她在木耳栽培过程中将黄芪添加到菌棒中,使木耳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黄芪的糖、黄酮等有效成分,不仅保留了木耳本身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还进一步提升了其免疫调节和补气养血的功效。
  “技术有支撑,今年黄芩木耳收益肯定差不了!”接受培训后的赫润梅不仅提高了技术、长了见识,还被评为食用菌专业高级技能职业农民。她正琢磨着进一步发展黄芪鸡、黄芪羊、黄芪茶等更多产品。
  “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技能培训,走上了致富道路。”繁峙县农业农村局王利峰介绍,繁峙县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色与农民需求,面向广大农民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形成了“黄芪为基、科技赋能、生态增值、治理协同”的综合发展体系,经过持续延链强链,形成了黄芪药材、黄芪肉牛、黄芪健康食用品等产业链条。目前,全县已开发了黄芪五大系列32款功能性食品,受到市场欢迎,特色品牌越擦越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李春泽文/图

(责编:李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