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晋”展乡村全面振兴新貌】大同篇(之二)平城区西水磨村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村民们笑容满面,领取每年分三次发放的“发展村集体经济、土地收益慰问金”。

高架桥下,西水磨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展现现代乡村发展新图景。

每逢佳节,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

春节和中秋节为村民发放慰问品。

西水磨村全景。

西水磨村新世纪综合物资市场有限公司全景。


  西水磨村地处大同市近郊,位于十里河东的大庆路、同泉路、大塘路交会处。近年来,西水磨村党支部坚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兴产业强民生保障,以党建为引领,带领全村走出了一条“管理民主、村风文明、生态宜居、和谐稳定、产业振兴、村强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千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53万元。村集体先后获“山西省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山西省文明村”“山西省生态村”“大同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大同市劳动模范单位”“大同市农村‘五旗’示范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筑牢战斗堡垒添动力。西水磨村党支部坚持把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放在首位。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选等方式,为班子吸纳致富能手、大学生、在外创业人士等人才投身“三农”工作中,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整合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数字党建中心、书香水磨书屋、老来乐活动中心、妇女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便民餐厅、卫生室等功能空间,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支部联系党员、服务群众、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核心阵地。
  壮大集体经济强筋骨。西水磨村党支部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调整本村耕地230亩建起日光温室79栋,流转本乡东河河村土地409.8亩,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拥有110栋日光温室的现代设施农业园区,每年为村集体创收75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九洲、翔龙两大钢材市场、旧机动车交易中心、机动车检测中心等一批有潜力、有前景的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200万元;成立村办企业大光装卸队,年创收160万元;兴建村办企业新世纪综合物资市场,年创收达750万元。
  便民惠民服务践初心。西水磨村党支部持续做好各项民生保障工作,持续强化民生保障,不断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筹资金5500万元,建设配套设施齐全、生态宜居的新村小区共600套住宅,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每月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500元生活补助,并于春节、中秋发放慰问品,每年分三次发放“发展村集体经济、土地收益慰问金”人均约5000元,切实保障了老年群体生活。同时,村集体全额补贴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

本版文图均由本报记者翁剑采写、拍摄

(责编:刘洋、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