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水映蓝天 固废利用开新篇
——朔州绿色发展亮点扫描
一泓清水映蓝天 固废利用开新篇
——朔州绿色发展亮点扫描
风景如画的绿色朔州。本报记者刘成根摄
夏日的朔州,天朗气清,一碧如洗的天空与湛蓝的河水交相辉映,共同绘就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生态画卷。这背后,凝聚着朔州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为守护绿水青山所付出的辛勤汗水与不懈努力。
蓝天白云下的绿色转型
近年来,朔州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市之路,环保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从“朔州蓝”成为常态,到桑干河水波粼粼;从固废的有效资源化利用,到塞上绿洲的逐步构建,朔州正以生态之笔,书写着一份份令人瞩目的生态答卷,“朔州蓝”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耀眼名片。
这一切的背后,是朔州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持续攻坚大气污染防治的显著成果。
在朔城区神头镇肖西河村,山西银丰煤炭运销有限公司的全封闭煤棚蔚为壮观,这座长1421米、宽65米、高25.8米的煤棚,总建筑面积超过90000平方米,配备了全自动消防、环保喷淋、雾炮降尘等先进设备。煤棚内,装载车有序作业,洒水车和吸尘车不间断工作,确保空气湿度达标,实现了清洁生产,成为朔州大气污染防治的典范之作。
此外,该市还大力推进煤炭清洁运输,鼓励企业采用公路转铁路或皮带运输方式,并积极推广新能源重卡,为煤电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树立了标杆。
如今,在大唐国际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辆辆新能源重卡承载着原料与废渣往来穿梭,既安静又环保,彰显着煤电行业绿色转型的先锋形象。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运煤电动重卡保有量超过400辆,新能源替代已成为朔州重工业企业减少气体排放、推动“双碳”达标的重要选择。1至5月,朔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5,同比下降18.0%;优良天数达到128天;6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蓝天白云正成为朔州人民的幸福底色。
桑干河畔的碧水保卫战
桑干河是朔州的母亲河,境内河长183.2千米,流域面积7690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2.3%。作为永定河的重要支流,桑干河承担着“一泓清水送首都”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朔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桑干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号工程”,全力推进碧水保卫战。
为让桑干河治理有法可依,朔州颁布施行了《朔州市桑干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等一系列规划方案,建立健全流域协同治理工作机制。按照“山为骨、水为脉、林田湖草沙为肌体”的思路,朔州科学推进桑干河治理行动,投资30.5亿元开展322项治理任务,完成浚河133公里,保障河道生态用水,推进再生水、引黄水置换工程,并在河道两旁栽种植被,打造生态经济带。
朔州市生态环境局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对全市入河口进行月监测、月通报,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同时,严格控制污水入河,实施污水处理工程,新建、提标改造和扩容污水处理厂,推动畜牧屠宰养殖企业和蔬菜加工企业建设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化工、陶瓷行业废水零排放,并实施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及排水管网更新工程,有效解决了城乡工业、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的问题。
该市还开展了垃圾集中整治攻坚行动,对城市主次干道、公共场所、高铁机场沿线等进行垃圾清理,同步开展工业企业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面提升环境卫生质量,为改善河流水环境奠定了基础。经过不懈努力,桑干河重现碧波荡漾的美景,候鸟翩跹起舞成为常态。2024年,桑干河(朔州市段)成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成为我省首个入选案例。
煤矸石变废为宝的创新实践
朔州市年均生产原煤2亿吨,产生大量煤矸石、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曾是困扰城市发展的环境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市大力发展煤矸石等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成立朔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国内1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打造技术研发平台,攻克固废利用技术难关。
在朔州晋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香菜、韭菜、薄荷等蔬菜与绿植生机盎然,栽种它们的土壤是由煤矸石转化而来的。这一“煤矸石基人工土壤制备及种植”转化实验,是朔州在固废综合利用领域的创新成果之一。通过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新产品”的绿色发展路径,该市建成多个特色固废园区,投产多家煤矸石、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企业。目前已形成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材、粉煤灰综合利用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4大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年均消纳煤矸石2100多万吨、粉煤灰1000多万吨、脱硫石膏130多万吨,固废综合利用率从“十二五”末的不足40%提高到73%。固废利用效果显著,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绿色映衬底蕴,山水彰显初心。如今,绿色已成为朔州的鲜明底色。
本报记者刘成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