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夏菇“鲜”行一步 枣木香菇香飘全国
临县夏菇“鲜”行一步 枣木香菇香飘全国
盛夏时节,走进临县白文镇南庄村香菇特色产业园区,浓郁的菇香扑面而来。一个个整齐排列的香菇大棚,里面菌棒上长满了鲜嫩的香菇,如小伞般绽放,圆润饱满,散发着阵阵清香。菇农们忙碌地穿梭于大棚间,采收、装筐、搬运、分拣,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以南庄村为主打造的白文千亩枣木香菇特色产业园区,占地1207亩,有1041个出菇棚,已形成规模效益,年总产值可达6800余万元,成为助推白文镇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黄土高原腹地,临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将食用菌产业打造为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金色杠杆”。凭借海拔较高、林木丰茂与显著昼夜温差的优势,特别是夏季凉爽(七月均温仅22.8℃),临县孕育的香菇品质出众,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临县夏菇”,精准填补了南方菌区采收后的市场空窗期,在全国香菇版图上确立了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临县食用菌产业已形成以香菇为绝对主力,羊肚菌、平菇、木耳等多菌种协同发展的蓬勃格局,“夏菇为主、冬菇为辅”的种植模式也日趋成熟。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已覆盖全县13个乡镇、46个村,汇聚63家新型经营主体和71个生产基地,总种植规模高达2200万棒,年产量突破165万吨,产值达1.65亿元。这条蓬勃发展的产业链,直接带动3200余户、5000多名农民增收致富,年均户增收超过8000元,产业富民成效显著。
临县食用菌的耀眼名片——“枣木香菇”,以本地红枣木为基,经权威检测证实其富含镁、钾、硒及11种关键脂肪酸,含量普遍达普通香菇2倍。2021年,城庄镇以枣木香菇产业为依托,成功摘得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桂冠。
着眼未来,临县正加速构建“研产加销服”全产业链:与中国农科院共建“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临县研发基地”;新建年产300万袋的优质菌种基地;计划2025年建成3个千万棒级标准化恒温制棒基地,并扶持至少1家深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全县种植规模突破5000万棒。同时,在原料循环利用、菌棒废弃物处理、技术服务升级、精深加工突破、品牌价值提升、市场渠道拓展及规模化集群发展等方面,均已出台系统支持政策和长远规划。
从填补市场空白的“夏菇奇迹”,到科技加持的“枣木珍品”,再到全链布局的政策雄心,临县食用菌产业正以蓬勃之姿,在黄土高原上书写着“小菌菇,大产业”的振兴篇章。这朵扎根山乡的“富民菇”,正释放出驱动乡村迈向共富未来的强劲动能。
记者 王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