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对话 在线签约

永济市“线上”化解一起异地纠纷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日,永济市人民调解委员会巧妙运用网络视频等科技手段远程化解一起异地纠纷,为企业追回20余万元欠款。

永济一家公司与西安某合作方数年前曾签订多份承揽加工合同,却因加工承揽费纠纷纠缠多年。永济企业严格履约、按时交货,但对方却累计拖欠了近27万元加工费。这一拖,就是漫长的3年。3年间,永济企业的负责人曾多次赶赴西安沟通交涉,电话催讨更是成了日常,但对方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推诿。这笔欠款如同沉重的包袱,压得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影响到员工薪酬发放和企业扩大生产。

正当该企业一筹莫展,准备诉诸法律程序时,永济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得知情况后及时介入。他们通过手机视频,“面对面”地连线西安企业负责人。

在手机屏幕上,调解员耐心细致地向对方讲解相关法律条文,尤其是关于合同履行和债务清偿的明确规定。双方在调解员的引导下,通过摄像头逐条核对了原始的加工合同细节,并通过屏幕共享功能共同检视了历年来的交货凭证、验收单、催款记录等关键电子证据,过程严谨而直观。

值得一提的是,调解员们刚刚系统学习过最新的调解技能和电子证据运用规范,立即在这场“线上调解会”中展现出了极强的专业素养。沟通不再是充斥隔阂的深谷,视频链路成为互相理解的桥梁。高效的远程沟通大大推进了解决进程。

短短几天,转机就出现了:西安企业认识到自身责任的边界和持续拖欠的后果,最终接受了调解方案,承诺在年底前付清22万元。永济企业也展现出合作的诚意,免去了剩余款项及相关的利息、违约金。双方随即通过网络在线签署了调解协议,并同步向法院申请了司法确认,确保了协议的法律效力。困扰企业3年的应收账款难题,就这样巧妙地利用现代化手段得以快速顺利解决。

目前,这类借助科技力量的调解在永济已成为常态。在化解企业纠纷的道路上,永济市人民调解员正不断精进业务,积极主动地深入企业,成功调解多起商事矛盾纠纷案件。(记者 苏黎原)

(责编:刘洋、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