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出台营商环境创优提升若干举措 回应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期盼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日,晋城市出台营商环境创优提升若干举措,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期盼,让政策更接地气、服务更有温度、办事更有体感,全力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回应企业需求“可感可及”。响应企业诉求“有求必应”,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平台,精准转派、闭环解决企业群众诉求。畅通政企交流,开展政企座谈会、合作交流会、民企大讲堂等活动,经常性入企走访调研,及时了解、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企业“点题”共商普惠政策,问政于企、问需于企,涉企政策制定部门需充分听取经营主体和商协会意见,提高中小企业普惠性政策制定参与度。推广应用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涉企政策文件“应发尽发”、奖补资金“应兑尽兑”,进一步优化晋城市企业服务平台功能,归集发布各部门涉企服务信息,推动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应享尽享”。加大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力度,持续推进“两不一欠”治理工作。深化运用“啄木鸟”工作机制,系统性排查问题,精准把握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建立问题台账,实施清单化动态跟踪和闭环反馈机制,推动解决一个问题带动解决一类问题。

精准企业服务“提质升级”。打造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聚焦政务增值服务,统建人才、政策、金融、法治、审批等领域协同服务模块,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咨询指引服务。拓展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改革试点,推动企业群众在“一门办所有事”的基础上实现“一窗办所有事”。迭代升级“智税云厅3.0”服务,对目标纳税人“一对一”推送各类宣传和提醒服务,分类引导纳税人缴费人办理涉税业务,打造“精准推送、智能交互、办问协同、全程互动”的征纳互动“智税云厅3.0”新模式。常态化推行远程异地评标,依托电子交易系统动态组建异地评标小组,通过实时音视频交互、电子签章认证实现跨区域协同评标,破除“熟人圈”壁垒。

便利企业办事“省时提速”。便利经营主体准入退出,深化市场准入、企业注销等“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推动开发区试行项目承诺制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标准地”向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扩展,对全市开发区有帮代办意愿的投资项目,落实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服务,力争全市开发区帮办代办项目比率达到100%。探索实行建筑设计方案告知承诺制,对3000平方米以下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实行告知承诺制,实现免评备案,压减审查时间7个工作日。探索实施环评“打捆”审批,对产业园区、产业聚集区、工业集中区等范围内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玻璃器皿、陶瓷、家具、耐火、法兰等具有专业镇特色的制造业项目,在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的基础上,实行同类项目“打捆”审批。推行环评、排污“两证合一”,对生产工艺相对单一、环境影响较小、建设周期短且按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农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建设项目,探索实施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做到同时受理、同步审批、一次完成。优化项目审批流程,集成办理“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缩短项目立项审批时间。实行“互联网+远程视频踏勘”模式,提升项目评审勘验效率。

柔性监管企业“包容审慎”。设立“企业安静期”,对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等重点企业,每月设置20天“企业安静期”,减少执法检查次数,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营造“无事不扰”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在餐饮、药品、危险化学品、燃气、特种设备、建筑工程质量等重点行业领域,实施“综合监管一件事”。统筹“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简化执法检查,推动多个部门在同一时间开展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让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生产经营。

保障企业发展“赋能增效”。加强土地要素保障,推动新一轮1000亩标准地、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实现“拿地即开工”“签约即入驻”。优化信贷供给结构,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和中长期贷款投放,精准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降低融资门槛和成本。开展针对光机电、煤层气、文旅康养、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人才招引专场宣介活动,吸引对口人才汇聚晋城。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新认定10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新立项20个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

维护企业权益“护航暖心”。开展政府采购领域专项整治,聚焦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代理机构乱收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供应商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清除政府采购领域对外地企业设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落实包容免罚清单,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针对新设民营企业提供为期6个月的免费“法律托管”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设立、投资、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建立健全市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实现县(市、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全覆盖。推进破产审判与企业救助深度融合,强化救助企业与破产出清并重,合理运用破产重整、清算制度,促进有价值的危困企业再生。(记者张艳芳)

(责编:刘洋、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