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吕梁文旅遇见成都夏夜 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共鸣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7月25日的成都金牛万达广场,因一场来自吕梁的歌舞盛宴变得格外热闹。当黄土高原的豪迈遇上巴蜀大地的热情,当传统非遗碰撞现代舞台,这场以 “汾酒故乡 英雄吕梁” 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让成都市民在夏夜收获了一场视听与情感的双重盛宴。

从舞台到心间:舞蹈里的吕梁邀约

《沸腾吕梁等你来》作为开场舞,用肢体语言向成都发出最热烈的邀约。舞者们身着绣有吕梁民俗图案的绚丽服装,脚下的步伐踏响黄土高原的节奏,手中的红绸带时而如黄河浪涛翻滚,时而似杏花纷飞轻舞。“每个动作都充满力量,看得我热血沸腾!” 专程赶来的舞蹈爱好者张女士说,她特别注意到舞者们的手势细节,“那种手腕翻转的弧度,和我们四川的变脸手势有点像,原来不同地域的舞蹈也有共通的灵动!”

歌声里的山河:晋蜀共鸣的情感密码

《天下黄河》的磅礴歌声响起时,现场不少经历过黄河旅游的成都市民频频点头。“去过壶口瀑布,听着这首歌就像又站在岸边,浪花溅在脸上的感觉都回来了!” 市民王先生说。而《桃花红杏花白》的婉转旋律,则让喜欢民乐的成都人找到了共鸣,“和我们的《康定情歌》一样,都是用歌声唱家乡的美,太动人了!”

非遗展演《三弦书》虽用方言说唱,却丝毫没有阻碍情感传递。表演者通过生动的表情、夸张的动作,将吕梁民间故事讲得妙趣横生,即使听不懂方言的观众,也能从弦音与神态中感受到故事的喜怒哀乐。“虽然有些词没听清,但那种说书人的韵味特别有感染力,和我们四川的清音、扬琴一样有味道!”一位老年观众感慨道。

互动中的交融:秧歌里的欢乐共舞

秧歌舞《伞头秧歌》登场时,现场彻底变成欢乐的海洋。演员们手持花伞走进观众席,邀请成都市民一起扭动身体,原本略显拘谨的观众很快被欢快节奏感染,跟着花伞的起落摆手踏步。“平时跳惯了坝坝舞,第一次学秧歌,没想到这么热闹!” 参与互动的张阿姨笑得合不拢嘴,“吕梁人真热情,就像我们四川人爱摆龙门阵一样,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演出结束后,不少成都市民围着演员们请教舞蹈动作、询问吕梁旅游攻略。“这场演出不只是表演,更像一场文化交流,让我知道吕梁不仅有红色历史,还有这么鲜活的艺术。”一位年轻观众说。当吕梁的歌舞遇见成都的夏夜,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共鸣中交融,为两地文旅交流写下温暖注脚。

(责编:张星秀)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