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聚合本土自媒体传新声
用土味“乡音”讲活家乡好故事
霍州聚合本土自媒体传新声
用土味“乡音”讲活家乡好故事
“您瞅这碗饸饹面,浇上咱霍州的特色卤,配两瓣新蒜趁热吃,好吃着哩!”近日,镜头里,位于霍州市鼓楼东街的一家面馆的店主王老汉端着碗,站在老灶台前蒸腾的热气里,正在给客人挑面舀卤。这条短视频的内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在抖音收获20万次点赞,让全国网友记住了霍州人“舌尖上的乡愁”。这正是霍州市委宣传部精心策划的自媒体生态培育工程——“乡音矩阵”里的寻常一幕。
在信息“满天飞”的当下,人人都能当“传声筒”。怎样把这些分散的“小喇叭”拧成“大合唱”?于是,霍州市委宣传部牵头搞起的“乡音矩阵”,就像串起珍珠的线,把各路爱家乡、会表达的人聚到了一块儿,让本土自媒体人成为唱响“谁不说咱霍州好”、展现霍州新面貌的生力军,走出了一条用自媒体讲好本土故事、助力乡村发展的新路子。
搭好架子:“1+N+X”让“乡音”传播有章法
霍州署衙作为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州级衙署,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蕴藏着历史文化。7月22日,在巍峨壮观的元代州署大堂一侧,阳光透过檐角在青砖上投下斑驳光影。此时,刚刚架好三脚架的霍州市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小王正在调整镜头,准备拍摄这漂亮的画面。
霍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乡音矩阵”计划,是霍州市委宣传部精心策划的自媒体生态培育工程,核心目标是塑造“谁不说咱霍州好”的城市品牌,服务高质量发展,并充分激发基层活力。该计划构建了一个极具霍州特色的“1+N+X”协同传播体系,让宣传既有主心骨,又有烟火气。
“1”是定盘星——霍州市融媒体中心当“总调度”。这里的记者、编辑们懂政策、会策划,发挥其专业优势,负责生产高质量的核心内容,把握传播主基调,负责打磨“硬核内容”:比如拍一部霍州署衙的历史纪录片;写一篇乡村振兴的深度报道;给整个矩阵定好“谁不说咱霍州好”的调子。
“N”是主力军。各乡镇的宣传委员带着驻村书记、文化研究会的老先生们,成为“挖宝人”。他们熟门熟路,知道哪个村有百年老槐树的传说,哪片田的谷子种出了新花样。
“X”最是活泛。村里的“网红大爷”、返乡开民宿的年轻人、甚至放学回家的学生,都能凑进来。他们不用讲究镜头技巧,拿起手机就拍:可能是村口新修的文化广场;可能是奶奶做的一碗饸饹面;也可能是邻居家的羊下了崽。这些带着“泥土味”的视频,反倒最能打动人。
这三层力量拧成一股绳,就像一棵大树:融媒体中心是主干,“N”是粗壮的树枝,“X”是新发的嫩芽,枝繁叶茂间,霍州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冒”出来。从千年衙署的青砖灰瓦到田间地头的春耕秋收、从非遗面塑的指尖技艺到年节庙会的热闹喧天……如今在霍州,越来越多本地人拿起手机,正通过“乡音矩阵”的镜头,用最熟悉的乡音、最鲜活的视角,把家乡的新变化、老故事讲给全国各界人士听,把这些内容化作最鲜活的家乡名片。
教会本事:手把手带市民玩转新媒体
“以前拍视频就瞎晃,听完课才知道,镜头需要对着人笑的地方!”刚参加完培训的退沙街道村民赵女士,拿着手机练起了运镜。7月17日那场“乡音矩阵”创作培训会,把霍州的自媒体爱好者凑到了一块儿,讲的全是“干货”。
拥有专业媒体编导和拍摄经验的自媒体人邢宇航分享了短视频创作的核心技巧与心得,还有深耕抖音平台并扎根乡村多年的自媒体人魏严杰系统传授乡村振兴类账号的系统化运营策略。同时,矩阵内的优秀代表账号“岭上花开”与“古楼华哥”也真诚分享了他们扎根乡土、记录变迁、传递乡情的创作历程与感悟,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本土经验借鉴。
霍州市的“古楼华哥”是一位活跃在抖音平台上的自媒体人,以其对当地文化和乡村生活的分享而受到关注。通过他的镜头,观众可以了解到霍州当地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还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古楼华哥”的分享激发了人们对霍州的兴趣,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他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许村的美,并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光听课还不够。同时,霍州市委宣传部启动了更具针对性的结对指导计划,精心挑选4位资深自媒体人组成导师团队,将深入各乡镇(街道)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带教指导,为基层创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和创作思路启发。此外,霍州市委宣传部也将对表现优异的内容和账号予以扶持激励,充分激发创作热情。霍州市委网信办将对符合要求的优质内容给予矩阵式的传播支持,并积极推荐参加省市级短视频大赛,为创作者拓宽展示舞台。
声传千里:530万次播放量展现霍州新貌
如今的霍州市“乡音矩阵”,早已不是零散的“发声器”。目前,该矩阵已成功汇聚了50多个本土账号,宣传方向各有侧重,成功将各自为战的自媒体力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传播合力。有的专拍古建筑,把霍州署衙的故事讲成了系列;有的记录村里的新设施,从拍新建的污水处理站,到改造后的文化墙;有的带着网友寻遍霍州的老手艺,助力“霍州花馍”从小馒头走向大产业。其中,以“岭上花开”为代表的账号不仅用心记录家乡的点滴变化,更积极发挥自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作用,直接为本村农民打通了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有效助力了农民增收。其IP“岭上花开”也落地成了霍州市李曹镇秦家岭村的农业项目。
这些带着“土味”的内容,在网络上攒起了高人气。据了解,在抖音平台上,“#谁不说咱霍州好##乡音矩阵#”的话题,累计播放量已经突破530万次。“乡音矩阵”已经成为传播霍州正能量、展示霍州发展新气象和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
“以前外面人问霍州有啥,咱说不清;现在打开手机,啥都能看见。”霍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乡音矩阵”说到底,就是让每个爱家乡的人都敢开口、会表达,让霍州的好山好水、好人好事,顺着网线传到更远的地方,为霍州城市形象的提升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传播动能。
如今在霍州,田间地头的笑声、老街深巷的吆喝、项目工地上的号子,都成了镜头里的素材。这一声声带着温度的乡音,正汇成最动人的“霍州故事”,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这里的家乡,越来越让人牵挂。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刘江 通讯员 薛婕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