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优势产业 发力创新求变

——代县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亮点扫描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在山西诚迈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电脑主机。本报记者畅雪摄


  “这几口缸里都是即将完成发酵的新品黄酒。这些酒在酿造过程中,有的添加了黄花,有的添加了黄芪,我们希望通过改良成分,让黄酒的口感更丰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7月8日,在代县雁门山酒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他们今年的研发重点。
  从坚守传统的黄酒酿造工艺,到开发新品类、研究新技术、拓展新市场,黄酒行业的“革命”,回答着代县这座小县城以产业振兴铸就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时代命题。
  近年来,代县通过着力构筑县域经济“八大产业支撑体系”,以专业镇建设为引领,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以文旅名片塑造破圈县域经济增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兴产业,强支撑持续夯实发展根基

  作为全省首批十大重点专业镇之一,“代州黄酒”专业镇围绕传统产业复兴做文章,从顶层设计出发,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大力扶持企业“闯出去”。通过技术革命,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在各项政策加持下,雁门王10万吨有机黄酒生产线、有机黍米种植基地、贵喜酒业5000吨黄酒生产线等项目纷纷落地;为了让黄酒品牌效应更强,该县还吸引酒企入驻非遗文化街区,打造了集黄酒酿造、非遗展示、研学体验于一体的黄酒产业集群。
  兴产业,兴在全面提升企业抢占高端市场的能力;强支撑,强在深耕专业镇建设的努力和定力。数据显示,2024年,“代州黄酒”专业镇内各类市场主体达189家,总产能达13万吨,专业镇产值约5.3亿元,同比增速达到77%;销售额则突破1.2亿元,同比增速为21%,黄酒产业从“叫好不叫座”,逐步走向了产量产值双提升。

求改革,谋创新大胆绘制发展“蓝图”

  在代县上馆镇橙草沟村,“隐藏”着一座智能化厂房,流水线上,工人正在组装搭载了国产芯片的电脑主机,该主机安装的是山西诚迈电子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统信UOS”操作系统。
  2024年落地代县的山西诚迈电子有限公司,作为信创“链主”企业,用年产20万台电脑主机的项目,在代县播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也推动代县走向科技兴县之路。补链条、建集群、育龙头、强体系,代县以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起以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新型产业体系,激活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据了解,2024年,代县创新产业发展成果丰硕:全县共培育农业产业化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太钢集团代县矿业等企业被纳入了省级重点产业链链上企业,金隅台泥(代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省级“绿色工厂”,全年共认定“专精特新”企业2户……
  求改革,改的是发展的模式和思路;谋创新,谋的是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让传统产业增效益,向新兴产业要动力,代县在创新的路上笃行不怠。今年,该县还将继续推动黄草院抽水蓄能电站等新能源建设项目开工;进一步发展低空经济,打造雁门关航空飞行营地项目;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5G技术在各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等,以新的形式让市场活起来,经济火起来。

重历史,强文化全力铸造“金色名片”

  7月6日晚,在代县旧城篮球场上,来自北京的游客王洪岩走上了挠羊赛的赛场,紧张激烈的对决让他对这项赛事和代县有了全新的认识。“看到代县鼓励游客体验比赛,我就想试试,没想到比赛这么有意思。这趟旅游,值了!”
  立足厚重的历史,代县始终把文旅产业这一特色优势产业放在高质量发展的“领军”位置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统筹推进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和产业创新有机融合,全力打造文化旅游这张“金色名片”。
  2024年,一场“三关联动”的创新实践在代县上演,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三关护照”联票,游客凭票可畅游三地景点,还能享受餐饮住宿折扣。同时,“关城联动”也在寻求“破局”之路,雁门关景区通过与代州古城景区在票务、宣传、活动、文创等方面的全方位联动,研学市场随之火了起来。
  代县将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代县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71.69万人次,同比增长37.94%,累计门票收入超过2200万元,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
  从黄酒工坊的窖藏飘香,到科技园区的澎湃新生,再到古关隘口的千年风霜,代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古今交融、文脉赓续的守正之路,也是朝气十足、动能磅礴的创新之路。站在雁门关上远眺,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篇章。

短评
让“守正”和“创新”双向奔赴

  不久前,经忻州海关检验合格,代州黄酒首次“出海”走向日本。这是黄酒发展历史上的创新,背后却是一代代匠人们将黄酒酿造技艺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守正创新。
  守正和创新,是近年来摆在代县面前、始终保有争议的重大课题。
  2024年,一场铁矿改革的“大风”,让代县的经济发展一度面临选择的困局。要资源还是要发展?走老路还是求突破?打破重组还是就地转型?历史的教科书并没有载明标准答案,而代县却用实践证明了标准答案可以自己书写——“一矿一策”分类进行整合,走智能化、绿色化、现代化发展之路推动产业链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寻找产业转型的“绿色辩证法”,“大风”刮起了发展理念的迭代升级,更吹出了打破资源型地区发展困境的“代县范式”。高质量发展,不是丢弃传统,而是要创造未来,守正在创新面前,必须让路。
  一边是矿脉与经济命脉的博弈,另一边则是文脉与当下时代的共振。
  作为“代州黄酒”专业镇“扛把子”的代县,“守正”的意义更大。可黄酒匠人没有被困在“传统”二字之中,相反,当黄酒的品类越来越丰富,“老味道”被酿成了“新潮流”,甚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酿酒行业,主动担起非遗传承的重担。守正不是守旧,而是守住文化根脉中的创新基因;创新不是颠覆,而是激活了传统产业沉睡的价值。
  从铁矿到黄酒,代县的高质量发展实践,正是一场“守正”与“创新”的双向奔赴。值得关注的是,代县并没有追逐“风口”产业,而是在追求短期效益和把握发展大势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保留了资源禀赋,又拓展了市场空间;既让传统行业获得了新生,又吸引了新兴产业落地生根;既守住了发展之“根”,又长出了腾飞之“翼”,这正是古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焕新”的“密码”。

畅雪

(责编:刘_洋、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