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海上的绿色革命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正值盛夏,7月20日一早,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阳泉矿区华阳一矿的凌青沟矸石山,晨雾间紫穗槐的叶片上凝结着露珠,山楂树的枝丫间传来阵阵鸟啼。
  谁能想到,这座如今被绿植覆盖的“生态山”,曾是一座终日滚着热浪、腾着黑烟的“矸石山”“火焰山”。
  “以前夏天根本不敢靠近,热浪和气味让人喘不过气来,现在却成了避暑乘凉的好去处。”华阳集团节能环保部环境监管室主任邢超回忆着矸石山过去的模样。
  近年来,华阳集团积极践行国企责任及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投入资金技术,全力攻克矸石山治理难题。通过从被动灭火到主动修复、从解决历史欠账到强化源头管控,全面优化矿区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保协同的高质量发展。
  “华阳集团高度重视矸石山治理技术的探索与研发,积极引进并实施‘温控法治理自燃矸石山技术’和‘覆盖组合物与植被喷播技术’,实现自燃矸石山快速降温、快速绿化、节约黄土的预期目标,为煤矸石无害化处置和标准化治理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模板。”邢超向记者介绍着华阳集团矸山治理中所付出的努力。
  据介绍,华阳集团开展12项矸石山治理工程的同时,还积极推进10项在用矸石山的“边排边治”,实现5000余万吨新矸石的无害化处置。不断探索矸石山无害化治理技术,有效破解矸石山生态治理难题,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矸石山上绿意蔓延山间,环保的“接力棒”也在运输线上传递。
  一矿北头咀排矸场上,纯电动重卡有序穿行。每辆车每日近400吨的转运量,承载的不仅是矸石,更是转型的重量。
  一矿生产技术部部长陈建良算了一笔“绿色账”:5年间,80辆电动重卡累计减少柴油消耗6600余吨,节省成本1490万元,更悄然减少约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如今,绿色转型的脉动深入华阳每个生产单元——电解铝分公司,主动升级2.0版新型稳流节能铝电解槽,吨铝直流电耗节约500千瓦时,年可节约用电1525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量8701吨;榆树坡公司创新构建“双源互补”供热模式,将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与矿井涌水余热回收系统有机整合,两大系统每日可稳定制取洗浴热水190吨,可满足400多人的洗浴需求……
  深入挖掘节能降耗潜力,近年来,华阳集团共实施节能技改项目59项、管理措施21项、结构节能措施14项,并制定《华阳集团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规划(2025年—2029年)节能降碳减污专篇》,加快生产方式向绿色转变。
  从矸石山披绿,到能源循环利用,华阳集团在煤海之上绘就了一幅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绿意长卷。

  本报记者苏晓晨

(责编:刘洋、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